面对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提升对“无知”的理解。
恰巧,前几天慢学校成员对理解的程度做了一个有趣的讨论。我记录如下:
如何成为更好的学习者?按我的理解,对“无知”理解的最高境界最后就是活出“无知”的样子。是不是很好笑?可是当我梳理完我成为学习者的历程,发现确实只有活出“无知”的样子才能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古语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还是学生时候,我的理解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学习者的基本态度。这是我理解“无知”的第一阶段。“无知”就是承认自己不知道,是学习的基本态度。所以步入社会开始,我用归零心态,承认自己的“无知”,不懂就请教和学习,帮助我很快进入到当时的风口IT行业。
步入社会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如果没有经过实践验证其实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原来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自己知道不知道的唯一标准。于是我非常重视行动力,希望这样可以验证自己的知道。这是我对“无知”理解的第二阶段。通过实践行动去验证自己的知道的方法,帮我在职场中快速成长和提升。
又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我面对的很多杂乱问题的背后,其实是几个关键问题背后的大问题没有解决好。例如年到中年以后的转行,工作生活的迁移,家人的健康,孩子的教育。这些关键问题的解决如果从理解问题本质着手并不困难,可是背后呈现出的大问题——追根溯源就是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这需要时间、空间还有人的配合。解决问题的路径看似清晰又不是很清楚,总是在柳暗花明中捉迷藏,这种困惑一久,就发现只是承认自己的“无知”,有基本学习态度是不够的,知道自己知道的同时,还需要通过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去解锁迷局。怎么清楚的发现自己的不知道,是我去年下半年开始思考的问题。这是我对“无知”理解的第三个阶段。这时我才体会到为什么人贵在自知!
又是非常巧的事情,在我摸索着通过卡片学习的方法去解决我的困惑的时候,慢学校推出了知谱这个工具。这个工具对我最大的吸引不仅是让我更容易发现自己的“无知”,还让我在使用过程中培养深度思考的习惯。
如何成为更好的学习者?这张卡片从信息的提取,理解,归类每一步都需要思考,一段信息经过三次思考以后才能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知识。
所以我觉得活出“无知”样子是培养一种深度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习更自知,自主,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