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这本,《内心之死》是余华的读书笔记。他说:“这些随笔作品试图表明的是一个读者的身份,而不是一个作者的身份,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我相信是读者的经历养育了我的写作的能力。”阅读余华的阅读,阅读余华的阅读感受,养育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
虽然我对一些著名的画家都不是很了解,但是看完又让我知道了几个著名的画家也了解了他们的作画风格和形式,也知道了好几部没有读过的伟人著名作品。嗯,期待去找到并一阅之,目前太贫穷了,爱书但是拥有不了它[失望],但是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还是很满足的了。
余华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因为他是个“以心写作”的真诚的人。他的小说写得好,他的随笔也写得如此精到。他的随笔看点在于:没有学院派的各种概念和宏论,只有作家读书的最直接感悟,且能在写作中纵横驰骋,从一个作家跳跃到另一个作家,信手拈来地比较分析。比如在《契诃夫的等待》这篇文里,由契诃夫《三姐妹》的等待,再到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再到林兆华的戏剧《三姐妹·等待戈多》,让俄罗斯的“三姐妹”与巴黎的流浪汉相遇;然后信马由缰地游弋到了博尔赫斯、卡夫卡,马赛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罗萨的《河的第三条岸》、但丁的《神曲》……
这些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等待,让人欲罢不能,如此着迷。为什么作家如此热衷于等待?余华的答案是:追寻到了等待的原始特性,某些古老的品质;正是这些内在的特性,使他们的作品中的等待不断消失和不断到来。
读完这一篇篇随笔,的确能让读者找到读书的思路。
以下是我的一些书摘:
1、文学中的影响就像植物沐浴着阳光一样,植物需要阳光的照耀,并不是希望能够成为阳光,而始终以植物的方式去茁壮成长。另一方面,植物的成长也表明了阳光的重要性。一个作家的写作也是如此,其他作家的影响恰恰是为了使自己不断地去发现自己,使自己写作的独立性更加完善,同时也使文学得到了延伸。
2、没有一个作者的写作历史可以长过阅读历史,就像是没有一种经历能够长过人生一样。我相信是阅读的经历养育了我写作的能力,如同土地养育了河流的奔腾和树林的成长。
3、看法总要陈旧过时,而事实永远不会陈旧过时。命运的看法比我们更准确。
3、博尔赫斯在小说里这样写:“我一连好几天都没找到水,毒辣的太阳,干渴和对干渴的恐惧使日子长得难以忍受。”
4、指出事实再进行解释比逐渐建立事实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技巧。
5、尤其当人物面临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意想不到的困境时,对人物的任何心理分析都会局限人物真实的内心因为内心在丰富的时候是无法表达的。
6、人物的行动状态才具有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
7、心理描写是不靠谱的,纵使是全知全能的视角也不能穷尽对微妙事物的把握,此时,心脏要停止,动作,行为,话语要上场,只有凭借此媒介,那种欲言又被止的心理状态才能被把握。
8、写作者总是试图通过在细节的真实和情节的荒诞中建立神秘和现实的过度,而读者在这两个世界中穿行的时候模糊了边界,达到了潜意识的底层,和个人的经验所暗合。
9.并不是世界的外物主动触及了个人体验,而是个人的体验揭示了其存在,之于《追忆似水年华》里的“我”对这个世界的暗暗咀嚼。
10.河流的存在方式在于其曲折而不是直,适时加入的他者,迷乱的时间,视角的多样,叙述的隔云断雾之法都是使得故事迷幻的用具,而这些手法是匠人独用,若是大师必则忘却结构,文法,甚至线索也会时隐时现,结构的展开与消亡等节奏却在暗中服从了主题,所以大师为了自己写作时,才会突然以各种面目出现。
11.余华非常推崇博尔赫斯的本质主义的观点,就像他举得例子说得:一个女人以为爱上了一个男人,就以为这个男人是世界上最好的。一方面叙说了本质的观点,而另一方面呢,未穷尽所有的男人,又怎能知道这个是最好?把概念的外延斩断,却也是另一种对概念的戕害。我觉得事件化更重要,更有意义,把所有人的历史说成是一个人的历史,是很抽象,可也在抽象中失去了最鲜活的肉感和细节的力量,而细节,不是最重要的吗?
12.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