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很喜欢宋朝词人蒋捷的一首词——《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少年在歌楼上,倚红偎绿,红烛罗帐,春宵一刻,真可谓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少年总是意气风发,“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锦衣貂裘少年郎。无限的时光可以无限的挥霍,为赋新词强说愁,听歌听曲听雨声。
恍惚之间就到了中年,在两岸青山之外的客舟上,江阔云低,一蓑烟雨任平生,天青色的烟雨中已无少年时的雄心壮志,淡淡的离愁别恨,或是因为贬谪,或是因为国破山河,已非当年的热烈,转而为相思化在烟雨中,黯乡魂追旅思,思国思乡思社稷。
从回忆中抽离,眼前却在僧庐下,依旧是那仿佛几十年连绵不绝的雨,双鬓已如霜,再多的悲欢离合也总是无情般的看透,任凭雨水一点一滴,滴在心头。
剑歌.jpg无独有偶,沧月的武侠小说《剑歌》就是以本词为题,看罢小说再读这首词又是一番意境。宋词总是能够满足我们所有的幻想,以一首歌一般的语调表现出古人的离别仇恨曲,家国天下事。
最近读了一本《宋词背后的秘密》,一个从小就爱读诗词的台湾作者用简单的话语讲了宋词背后的一些小知识。原本这类的书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看过很多,基础知识已经都了解的七七八八。可是读了书中的几首词后,突然自己也感觉诗兴大发,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写写书评,聊以慰藉。
这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算是痴长了几年的阅历,工作都换了几遭,也不怎么读什么诗词,偶然看到《宋词背后的秘密》,发觉读来心境已经大不如前,仿佛人近中年,真的可以体会到“客舟听雨”、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苍凉,“十年一觉扬州梦”。
这些年偶然看到一直都记住的只有晏几道的一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有种美不胜收之中带着淡淡的别样惆怅。在落英缤纷之中,我在独自等待着谁,微微的细雨中燕子成双。这时候或许可以用郭敬明的在45°仰望天空时的几句话结个尾: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我左手是十年一个的漫长打坐,右手是过目不忘的萤火。
后记:写完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书评,只是看到了书突然有了这么多的碎碎念,最后的郭敬明的诗纯粹是信手拈来,不是粉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