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抖音上面关注了一个小男孩,名字叫威廉,他是一个混血萌娃,他妈妈秉持着孩子赢在起跑线这样的想法,给儿子报了25堂兴趣班,本来孩子学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无可厚非,可是他的母亲用虎妈式的教育方式强行控制孩子的天性,面对教育观念不统一的父母,孩子的成长方向成为了大难题。威廉虽然上了这种兴趣班,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他每次上课都无精打采,瞌睡连连,眼神涣散,完全集中不了精力,中途想放弃,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今天情感小张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孩子本身就小,玩是孩子的天性,年轻就是他们的本钱,因此试错成本是最低的。人生路还长,未来可期,会有许多机会,将来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有变数的。首先我们做到了就是不能放弃自己,但凡是人就不可能十全十美,总会犯一些错误,首先做到的要认清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然后找准方向去努力。
其实我是鼓励孩子去试错的,但一定也要考虑到自身的情况,尽可能规避风险。那我们如何规避试错成本呢?还有孩子上N个兴趣班,哪些该坚持,哪些断舍离,要做到有分寸。
首先我们来讲一讲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这是讨论这两个问题的前提。家长群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声音: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应当自由自在的生长,报兴趣班,学习班会,压抑住他们的天性,影响他们正常的身心发展,应该给予他们快乐童年。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儿童阶段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有意识的进行合理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是有助于孩子成长的。确实在改革开放以前,家长往往忽视了孩子的早期教育,用严苛的教育理念约束孩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
但是随着现今社会日益发展,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家庭教育也提上了日程,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繁荣发展,儿童的早期教育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素质教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专家加入到儿童教育团队,对于儿童培训也越来越科学,符合他们的发展规律。比如孩子喜欢打篮球、羽毛球或踢足球,教育部门会提供专业的培训教练多达千余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筛选下,高质量的教练团队最终会胜出。家长需要的就是有一双知人善任的慧眼,将这些优秀的教师甄别出来就可以了。
兴趣来自哪?对于兴趣班,我们常常爱说,孩子的兴趣是第1位的。没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后的学习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而且来自于内心的喜爱是战胜这些困难最好的利器。在这一方面兴趣的培养究竟该怎么做呢?培养兴趣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社交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孩子自身能力改变和相关业务扩展的突出都会产生很大变化,这便是被称为孩子成长黄金期的原因之一。
采用试错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1.试错容易减少孩子的兴趣感
试错是通过不断的新的尝试,在经过几次错误的尝试后,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的内容。像这种试错的方法虽然可以达到最终预想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很大的问题。多次的试错绝对会影响孩子在兴趣方面的良好感受,很容易会对其的良好情绪产生影响,比如说刚刚我说的威廉就是这样。
2.试错会降低孩子活动的信心
在通过试错之后,孩子的心思和对培养兴趣的好感度也会在一次次的失败和错误中逐渐消磨。
采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可以给孩子在培养兴趣方面带来什么好处?
比方说如果想要培养孩子在运动方面的兴趣,那么便应该要常常带孩子外出参加一些正规的户外项目活动,在孩子玩乐的过程中培养其对某一项运动的兴趣,这种自然的教育是最为有效的,我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妈妈给他在学校报了篮球班,假期也会给他报班进修,最终进入了学校的校队。
相对于试错的培养兴趣方法,像耳濡目染的这种教育选择对于孩子在最终过程中的接受程度是较高的,比较适合年幼且敏感的孩子群体。
如何正确的使用耳濡目染的方法来使孩子的兴趣有所提升?
1.要将兴趣培养结合到日常的生活中
孩子比较年幼,什么都不太懂,对于陌生的事物就算是成熟的大人,也是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来适应的,更别说是年幼且适应能力较弱的孩子群体了。先让孩子对兴趣爱好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熟悉,是兴趣培养的前提条件。
2.给孩子一定的接触实体兴趣内容的机会
打比方说,想要培养孩子在运动项目方面的兴趣,就可以通过送孩子一定的运动设施,比如小型的篮球或者是乒乓球等物品,让孩子先接触实体的物品,以此在玩乐的过程中先对此进行熟悉,能够打消孩子的陌生感和轻微的恐惧,达到接触兴趣项目的第1步。兴趣的培养要从早做起,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家长,对于孩子兴趣内容的培养方面,自然是要多加重视的,在初期教育孩子的阶段,因为孩子本身比较处于敏感阶段,甚至容易转变,对于兴趣内容的选择是容易产生错误的。所以在这个时候,尝试使用耳濡目染的方式,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和结果,这是父母群体可以选择尝试的。
发现孩子的兴趣前提条件是家长要给孩子创造足够多的机会。带孩子多接触新鲜事物,多尝试各类活动,孩子才有更大的可能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发现自己天赋和潜能。
记住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讲,选择兴趣班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通常来讲。8~9岁的孩子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个分水岭之前,家长可以采用试错的方式,只要孩子有兴趣,都可以尝试,家长应给予支持。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学业负担就会相应加重,支配的时间相应减少。家长更加要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规避风险,要断舍离。
对于家长来说,既然为孩子选择了兴趣班就一定要认真对待,持之以恒,而不要抱着一个无所谓的态度,结果可以顺其自然,但是努力的态度却是必须的。正像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