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朗读者——刘震云

朗读者——刘震云

作者: 蕾蕾_昕灵 | 来源:发表于2019-02-24 22:35 被阅读0次
朗读者——刘震云

你觉得一位父亲,对孩子教育的见解,是否起着宏观的作用呢?

比如讲: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门口交代的话一定是好好学习,尊敬老师,上课多提问……

他认为这些都是废话。其实家长说这些话的时候非常自私:我该说的都说了,我没责任了,剩下的是你的事。

你认为有人会嫁给一个抠门的男人吗?

要请女朋友吃饭,吃完了,说自己没拿钱……

其实有的时候,很多事情并非都是常规的发展路线。

像今天的刘震云老师,他理解问题就特别深入,语言也非常犀利。

刘震云从大学时开始写作,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逐渐成为读者所熟悉。在这些作品中,他确立了平民立场,确立了幽默风格。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于2011年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同时他也成为了中国当代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作家,还是一位优秀的编剧,用犀利而又不失幽默的文笔在书写着当今中国。

刘震云老师的小说因为结构庞杂,语言反复诸多评论将刘震云称为“中国最绕的作家”。又因为他笔下的人物接地气,幽默又富有命运感,他被导演冯小刚倚重,组成了影视圈著名的“冯刘组合”。他是当下少有的获得主流文学和商业文学双重认可的作家。他却自觉的与两者都保持的相当的距离。他说他这一年365天当中,有一个晚上在电影圈,有一个晚上在电视圈,剩下的363天在书桌前跟书里的人物在一起。

《一句顶一万句》在2009年出版之后,就有导演想把它改成电影,但是遇到一个特别大的问题,因为这部书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直写到当下,里边的人物有100多个,而且这些人物并不是集中在一个故事里。要改编成电影,好比把100多匹骆驼关到一个冰箱里,非常的有难度。

2015年呢,雨霖导演,也就是刘震云老师的女儿,从美国给她打电话,说他想改变《一句顶一万句》。在难题处理后,取得了成功。

刘老师觉得家庭和谐稳定,最大的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不啰嗦,互相不啰嗦,是一种最好的相处方式。何必每天“说得着”“说不着”的一直纠结?

其实,书和电影都是为了那些应该再活一回的人,重新在书和电影里永远地活下去。

热爱生活,生命就是最好一个原创电影。

相关文章

  • 朗读者——刘震云

    你觉得一位父亲,对孩子教育的见解,是否起着宏观的作用呢? 比如讲:家长送孩子到学校门口交代的话一定是好好学习,尊敬...

  • 日更—《朗读者》观后感

    中午,边吃午饭边看《朗读者》,嘉宾是中国当代作家刘震云,还没朗读之前,主持人董卿采访他。采访时,刘震云说话慢慢悠悠...

  • 不关照才是最大的关照

    在朗读者第五期的时候,董卿问刘震云,送女儿去留学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关照?刘震云的回答是:什么也没说。董卿很惊讶:怎么...

  • 刘震云作品培养出来的影帝,你不应该只认识葛优

    近段时间,刘震云这个名字曝光率相当高,十一月被称为刘震云月,更是被戏称为“刘震云PK刘震云”。 除了最近处于话题中...

  • 刘震云

    01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 。 02 借钱的时候会发现朋友挺少...

  • 漫谈:生而为人,孤独才是常态

    昨晚前往朗园听了一场刘震云和史航的对谈,主题自然离不开刘震云的代表作《一句顶一万句》。因为这本小说的主题和人与人之...

  • 在家庭里,影响你们关系疏离的元凶是……

    前几天,无意中在《朗读者》里,看到作家刘震云和董卿说的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让我印象深刻。 刘震云说:女儿上了大学以...

  •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我不是潘金莲》

    上映前看到了电影的宣传海报,原著、编剧都是刘震云,感觉电影应该去看看,刘震云的原著,电影不会差。 相信刘震云是有良...

  • 和解需要大智慧——读刘震云的《一日三秋》

    和解需要大智慧——读刘震云的《一日三秋》 “读刘震云的作品,即使在你绝望的时候,也会笑出声来。”当展读完刘震云的《...

  • 书摘刘震云

    1.人分这么几种:不认识,认识,熟人,朋友,知心朋友。“朋友”不再当面表白,而是背后说起朋友的时候,是否提到过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朗读者——刘震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ub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