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和老姐寻访已拆迁的旧时居住地写了篇思乡的文章,那篇文章几番修改后发到了我的瓣瓣心香公号里,没想到引起多个好朋友的反响。
先是师兄在转天学习易经的上课之前给我讲了他四叔的故事,也是在家乡的老房子处,四叔因为怀旧简单收拾了屋顶已经有个大窟窿的房子,然后住在偏房里读书写字,他守的是儿时的家是有父母亲情的家,后来房子坍塌了,他也生病了,却依然没有离开,每日在村里散散步,在房里看看书,直到去世。人老了大概是想念小时候家里烟火气的,师兄讲完我脑海里总有四叔站在庭院里看树看墙看天的身影,想必那是个很儒雅的先生,一生也是经历颇多故事颇多,愿他在老屋院子里享受过宁静。
过了几日曾一起出游的几个同学聊起我的文章,唏嘘不已:“因为疫情很久没出去玩了,不知什么时候能再聚。”“我们同城聚聚吧,讲讲小时候的故事。”“我小时候也给鸡剁过菜,下课到家先喂鸡,那时候我家也养了好几只呢。”大家在群里很热闹的聊天,使这个沉寂很久的周边游小群一度热闹起来,我们几个同龄,经历的年代相同,儿时的家境生活水平差不多,在群里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小时候捉蚂蚱游野泳的趣事,不大一会就约了转天同城聚聚的事,后来大家说是我文章的情愫引发了大家内心的柔软,在疫情居家不能出去玩的时候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守护儿女,还有的说:“我们的父母为我们营造了温馨的童年的,我们也要将其传承下去,日子富裕了,生活内容丰富了,而亲情的故事不应褪色。”
就在小伙伴聚会没多久我的文章被转发到新河老乡的群里,原本以为是三教九流的杂群,却惊喜地发现里面大多是文人,我刚进群就发现大家的聊天氛围像极了旧时的翰林院,一言不合就赋诗一首,再细看头像和微信名竟然是新河的几个大儒。其间不乏我父母的学生和年轻的同事,简直不要太惊喜。从那天起,每天清晨群里各种问好,我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小肖老师。
父母离开16年了,我无数次在梦中遥遥注视他们,而用心书写的一篇文章使我倏地再次拥有了最深切的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