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读书
快来围观汉朝 刘邦立汉(103 宫廷礼仪)

快来围观汉朝 刘邦立汉(103 宫廷礼仪)

作者: 书一萍 | 来源:发表于2022-07-03 17:01 被阅读0次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同样身居高位,刘太公的气质还是一如既往地朴实,喜欢在市井里混日子;刘邦的气质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天天高贵起来,以至于对现状产生了强烈的不满,觉得皇宫里的气氛配不上他的气质了。

    皇宫里是什么样的气氛呢?能得到纠正吗?宝宝们,画卷已经展开,请赶快过来围观吧。

    镜头为我们呈现了一组特写场景。

    在上朝之时,大臣们随意进出大殿,一点秩序都没有,就像在逛集市一样;

    在议事之时,大臣们七嘴八舌地随意发言,就像在吵架一样;

    当宫中举办酒宴时,大臣们红光满面地夸赞自己的战功,为了一争高下常常吵得面红耳赤,激动起来还挥剑对着宫中的柱子乱砍一通,就像在狩猎场里与野兽搏斗一样。

    皇宫里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混乱的气氛。天啊,朝廷命官怎么会如此粗鲁?这不怪他们,他们因战功上位,在参战之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来自市井的屠夫走贩。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天下都改刘了,他们还是之前的脾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的约束,这群人随时都像要上天似的。刘邦常常气得破口大骂,像个骂街的泼妇似的。

    其实,一个名叫叔孙通的大臣早就建议启用秦朝时候的礼仪。但刘邦当时觉得那都是一些繁文缛节,担心散漫惯了的自己执行不来,就没有理睬,于是就造成了宫里如今这个混乱的局面。

    刘邦越烦躁,叔孙通就越高兴,因为他知道,启动礼仪迫在眉睫。刘邦怕繁琐,他可以删繁就简,重新为刘邦量身定做一套。太好了,我的一百多个学生终于有用武之地了,我终于对他们有个交代了。

    宝宝们对叔孙通还有印象吗?他是个圆滑的人,曾经在起义之初,对秦二世撒下弥天大谎,把陈胜等人说成是鸡鸣狗盗之徒,把秦二世逗得眉开眼笑,从而帮助多人免除了责罚。秦二世喜欢听顺耳的话,对他予以重赏,他知道秦朝大势已去,一回到屋里就丢下赏赐,卷起铺盖连夜出逃。

    他逃到了楚地,先后跟随了项梁、楚怀王、项羽。在楚汉相争时期,当刘邦打出关中,暂时占领了彭城之际,他看出刘邦前程远大,就投入了刘邦麾下。以后,不管环境如何险恶,他再也没有跳过槽。

    由此可见,叔孙通是个眼光精准,能看清大势的人,他每次跳槽都能跳到胜率最大的那一方。这就怪了,难道他有透视未来的超能力吗?非也,他只不过书读得多点,路走得多点,事情见得多点,事情分析得准确些罢了。

    不仅如此,他在为人处事方面非常讨巧。他刚投入汉军的时候,不知道刘邦讨厌儒生,因而每天都是一副高冠博带的儒生打扮,即戴高耸的帽子,穿宽松过膝的长袍,以本面目示人。他一知道刘邦的好恶,立即把高冠博带压入了箱底,穿上了楚地百姓的束腰短衣,使刘邦对他产生了好感。

    叔孙通要对学生交代什么呢?在抗战期间,经过他的推荐,不少打家劫舍的强盗摇身一变,成了领兵作战的将领。学生们见他不为他们考虑,常常在私下发牢骚。

    叔孙通知道后,反问了一句:“刘邦现在在和项羽争天下,你们有上阵杀敌的本事吗?”

    见学生们沉默不语,他安慰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推荐孔武有力的壮士,只有他们,才能够斩杀对方的大将,才能拔起对方的战旗。这样,你们先等一等吧,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叔孙通说到做到,在等待中,汉朝建立了;在等待中,刘邦意识到礼仪的重要性了;在等待中,儒生大展宏图的时候到了。

    在刘邦又一次发了脾气之后,叔孙通不失时机地进谏道:“儒生虽然没有上阵杀敌的本事,但可以守住胜利的果实。我愿意去鲁地招聘一些儒生,带着他们和我的学生一起,为汉朝起草一个朝廷的礼仪。”

    刘邦从骨子里害怕繁琐,担忧地问:“执行起来会不会很难啊?”

    叔孙通自信地说:“上古五帝的乐章各有不同,夏、商、周三朝的礼仪的也各不一样。礼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夏、商、周三朝的礼仪是以前朝的礼仪为基础,经过增删改编而成的。我会把古代的礼仪和秦朝的礼仪结合在一起,制定出一套符合汉朝的礼仪。”

    刘邦点头道:“那你就姑且一试。制定的礼仪一定要容易施行,估计我能够做到才行。”

    叔孙通激动地连声应承。

    制订礼仪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在浩瀚如烟的文献中寻找依据,需要重新制订新规,需要模拟演练。仅靠自己和学生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为了做得又快又好,叔孙通特意到鲁地招聘了三十个儒生,还调用了刘邦身边的一些学者。

    人多力量大,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斗,他们不仅拿出了简单易行,威严有序的方案,还在野外拉起绳索,扎起草人,进行了多次模拟演练。

    在观摩了他们的成果之后,刘邦龙颜大悦:“我做得到。”便让叔孙通等人对大臣进行培训。

    这套礼仪在刘邦入住长乐宫这天正式启用。长乐宫是汉朝的第一座正式皇宫,是以秦朝的兴乐宫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的。工程耗时两年,落成的皇宫占地六平方公里,相当于八个故宫那么大。长乐,长久快乐之意。

    这天是个大日子,王侯将相都到齐了。叔孙通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冒汗,作为总导演,他务必保证所有环节都尽善尽美。

    天刚蒙蒙亮时,大家就已经侯在宫门口了。他们排成整齐的纵队,在负责上传下达的遏者的带领下,鱼贯而入。

    在大殿前面的广场上,一辆辆雄壮的战车一字排开,周围矗立着精神抖擞的骑兵和步兵,他们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他们手中的军旗鲜艳无比。

    在通往大殿的台阶上,几百个郎中分两侧站立。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的站位,当大家各就各位之后,刘邦坐着豪华的龙辇,从寝宫里缓缓而出。

    刘邦步入大殿,在金光灿灿的宝座上坐定,大家按照官位等级,依次上前行拜贺之礼,祝贺刘邦喜迁新居。接下来,宴会开始了,大家又按照官位等级,依次上前敬酒。

    在酒酣耳热之际,有少数几个大臣觉得不习惯,想像以前一样喧哗打闹一番,站立在一旁的侍卫眼明手快,立即就将其带了下去,大家看见来真的了,无人胆敢闹起来。

    一天的程序走下来之后,刘邦觉得特别有仪式感,心理上特别满足,发自肺腑地感叹道:“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做皇帝的尊贵。”

    叔孙通立下了大功,刘邦赏给他五百斤黄金,升他做太常,让他负责汉朝的文化教育和礼仪规范。

    叔孙通牢记他对学生们的承诺,请求道:“我的学生们帮了不少忙,也给他们封个官吧。”

    刘邦正在兴头上:“既然如此,我把他们全都封为郎官。”

    下朝之后,叔孙通把这五百斤黄金悉数分给学生们,自己分文不取。

    学生们如愿以偿地升官发财,恭维他道:“老师真是圣人,懂得眼下最紧急的事情是什么。”

    对于礼仪的用处,《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有个精准的评价。他说:“礼仪是事物最好的准则。礼仪用在个人身上,则动静有法,行动有规可循;用在家里,则内外有别,九族和睦;用在乡里,则长幼有伦,风俗美好;用在国内,则君臣有礼,政通人和;用在天下,则诸侯顺服,纲纪端正。”

    礼仪让长乐宫里有了真正的皇家气派,和刘邦的气质匹配起来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快来围观汉朝 刘邦立汉(103 宫廷礼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xr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