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飞鸟集•作业本
读《诗经·秦风·黄鸟》

读《诗经·秦风·黄鸟》

作者: 铅笔芯 | 来源:发表于2023-11-06 07:25 被阅读0次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慄。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古代的殉葬制度,是从奴隶制社会开始的一个非常残酷的制度。根据资料记载,从殷商起,这一制度就已有之。殉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君王活着的时候享受的一切,他们坚信自己在地下同样可以继续享受。这是君王所享有的特权,天下的所有都是君王的,只要他高兴,想带走什么就带走什么。所以这些君王认为,让人陪葬只是让他们换一种方式继续伺候自己而已。

    据史记记载,秦穆公在生前就希望让群臣跟他同到地下继续君臣关系。在一次酒宴过后,秦穆公喝得大醉,在兴头上对大臣们说,你们活着跟我同乐,死了也要跟我同哀啊。这时候,子车奄息、子车仲行、子车针虎三人马上表态说愿意与秦穆公一起赴死。不知道他们是真的愿意为国君尽忠,还是酒后拍君主的马屁,反正最后他们是真的去陪葬了。

    有学者认为本篇的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殉葬制度的残酷性,并对殉葬制度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史记记载,秦穆公一共殉葬了一百七十七人。可是作者只为三位大臣哀伤叹息,对其他的一百七十四人只字不提。这说明在作者的眼里,这三位是国之栋梁,老天爷不该让他们去死,而其他那些人当陪葬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对三人的惋惜,最后一句都表达了愿意用百人来替代殉葬的这三人。我认为这其实只是作者看到同类被处死的一种恐惧,因为作者和这三人同为贵族阶级。如果他真的意识到了殉葬制度的残酷性,那他就不该只为三位大臣惋惜,而是会为所有的人鸣不平。

    另外,如果在当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殉葬制度的残酷性,那么为什么经过了一千多年,殉葬制度依然存在呢?既然存在,那么在古人心中,应该就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虽然很恐惧,但这本来就是天子应该享有的特权。

    我觉得真正认识到殉葬制度残酷性的人,应该是明英宗朱祁镇。他是个真正的大好人。虽然他有些天真,被宦官怂恿御驾亲征,最后成了俘虏。但竟让俘虏他的瓦刺人也对他的人格魅力钦佩不已。后来他回到故国,却被其弟明代宗朱祁钰软禁,并安排了太监专门监视他。可连派去监视他的太监也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最后他在几位投机分子的帮助下复辟成功,再次登上皇位。他意识到了殉葬的残酷性,所以他废除了沿用两千多年殉葬制度。

    从文学上看,本篇诗歌结构严谨,运用了诗经典型的表达方式起兴和复沓。先以黄鸟起兴,进而表达作者的哀婉之情。用三个形式相同的段落,运用复沓的形式,增强了情感的强烈度。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浅陋拙见,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诗经·秦风·黄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qxt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