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去一中帮忙,极有可能不回来了,他领着体育老师帮助孟令奇印卷子,其实就是一种态度,应该叫“投名状”。
孟令奇会经常告诉他们:“弟兄们,中午去鸿运饭店,算我的!”鸿运饭店是电影院那里结账,孟令奇知道苏云天去结账会优惠,那里成为孟令奇熟络的饭店。
一个周一次,四个人最多二百多块钱——大部分时间不足一百五,张老师几个也知道“细水长流”的道理,他们控制住开销,绝对不搞“一锤子买卖”。
孟令奇算过,仅仅征订资料30%的回扣,一年至少三万多,请张老师几个一个月最多八百块,何况有时候学校请客,自己带上四个人也不显得多,省下一个周的开销。
一个学年十个月,花销在五六千块钱。这笔钱也不是孟令奇掏腰包——只能说他往腰包里面放的少了!
可没有事情,孟令奇就在那个空教室,他偷偷摸摸的改造一下。这个教室里面有很多桌子和板凳,以往每个级部六个班,以后学生数少了,课桌板凳就剩下许多。
孟令奇找学生倒登一下,将后面三个窗挡严实了——后面是高三年级,他们九个班,正对着的是三个复习班。挡得严严实实的,本来总务处就给后面的窗上粘上了报纸。
孟令奇还设立了前后两部分,他在讲台那里按了一个躺椅,自己累了就过来休息一会儿——晚上查夜基本没有十点半前回去的时候,需要休息一下
学生们听到他睡觉的鼾声,感觉自己班主任不容易——很多人知道这个地方是孟令奇睡觉的地方就不大来!
复习理两个班,每个班近七十人,还有二十多个学生插进应届班,文科班稍微少点,也有五十多个。这样后面看不见。还有这里是学校最西面,空教室离着院墙不足五米。
学校反复强调学生不能过去,后来砌了砖墙堵上了,是两面都堵上的那种——个中缘由你懂得的!这个学校依山而建,孟令奇这排教室前面不足五米,是一个三米多高的陡崖,下面是一个篮球场。
二中老师的打篮球水平不错,经常有人过来比赛——最好的对手是驻军,他们是一个团级建制,管理一个仓库。给打篮球的人带来最多的是军用罐头——“近水楼台先得月”!
只是他们来的次数不多,特别那几年战备多,每个月来一两次就不错了!孟令奇喜欢打,可他在二中队里面不是很出众——六个体育老师,三个很上手,再加两个就可以了!
有时候他也上场——团委出面接待,原来就是徐老师做的这个活计。孟令奇与带队的联系多,一个三十多岁的洪副主任经常来,也带给孟令奇一些东西——橡皮手套,衬衫,汗衫什么的,只给孟令奇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