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c1f0270e5d6139fa.jpg)
爱因斯坦的老师普朗克说,我对世界的研究就是,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世界是由不断振动的量子组成。所有物质都来源于一股令原子运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识这个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佛教说,相由心生,是有大智慧的。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不同的世界,所思所想大部分来自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判断,认知和想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9a4b9cedabe4809c.jpg)
执着于相,就会受苦。而修行的过程,不过是有人来不断的破除这个“相”。所以,痛苦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但是,得需要正确的认识让内心得到成长,否则就白白受苦了。
当外界因素不断去打破心中的执念与幻相的时候,高级的精神层次的人会看见本真的自我,认清生命的本质和过程。所以,原来我一直认为那些出家的高僧大德是因为在俗世遭遇苦恼和人生问题的逃避的认识是浅薄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12835d6e5ba621bb.jpg)
人有去追求更高精神层次的感受与体验的需求。这个过程的起始可能是遭遇的坎坷,但是,因为是在我执被打破后看清真相的解脱,未必是逃避。所以,从物质世界的追逐到艺术,再到宗教,是往上有的。这也是丰子恺解释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
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人生的苦就在于对于快乐和幸福的执念太深。其实,情绪与生命本身一样,来来去去都是一个过程。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8882cc847f1b3c9f.jpg)
欢喜的时候,就欢欢喜喜的过,有离思愁绪,焦虑不安,伤春悲秋,怨恨,痴,也都是正常,都认认真真的接纳与感受就好了。
就像一百岁的许渊冲说自己有力气了就翻译,累了就睡,无论白天黑夜。建立自己内心的秩序,最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b72dbec40c50a1df.jpg)
所以,睡不着了,打开灯读书,心里没有对抗和烦躁,觉得自己失眠了不好,这种对自己身体状态的顺从和臣服才是让意识舒服的。就像对孩子的教育一样,要把那股对抗的力量消融掉,跟他站在一起。
这种站在一起,不是刻意的我去尊重他。而是,他就是我,我就是他。你愿意,或者需要别人如何对待你?这就是很多高级哲学里讲的,破除二元的对立,走到如一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638267/5df78bd2211df05e.jpg)
要看重那些轻易打破你的执念的人,轻易惹怒你的人,或许就是让你提升精神层次,获得更高的意识形态的人。
但是,需要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而不是别人和一切不可控的因素上。在关系里照见自己身上需要改进和提升的部分,在日常里不断的去精进,修持和用心体验,体验生命个体本来就存在的圆满状态,找到不依赖于任何外物,外人就存在的自由,放松,自在的生命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