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村——上——大石桥
——平棘酒徒
二 二 赵州石桥鲁班修
我是赵州人,
当然最早学会的还是小放牛儿:
赵州桥(来)什么人修
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走
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什么人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赵州桥(来)鲁班爷爷修
玉石栏(的)杆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柴王爷推车压了一趟沟麻咿呀嘿。
哎!
古人就是力气大,
推着五岳名山,也不嫌累!
古代的桥梁,
也没有个限载标志,
装多重的货物也让过,
推车的柴王爷不知道害怕,
拉车的赵匡胤也不知道害怕,
造桥的鲁班却怕了,
眼看着石桥摇摇晃晃,
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
鲁班赶紧钻到桥下,
用力一举,
单手撑住了石桥。
鲁班用的力气真是太大了,
五指竟然陷入了石桥之中,
托桥之处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手印儿。
一千多年过去了,
任河水冲刷,风吹雨打,仙迹至今犹存。
看来鲁班也是个有良心的工匠,
有了问题及时处理,
而不是桃之夭夭,
或者推卸责任,
找个临时帮忙的农夫顶罪,
更不会找些荒唐的理由欺骗天下:
说什么,
独轮车装着五岳名山,超载了,超重了。
讲什么,
洨河水流太急了,百年一遇。
喊什么,
货船撞了桥墩了,
货船装的太满,撞的又太准。
扯什么,
大风刮得太猛烈了,
天昏地暗,陆上少有,
拔起了大树,吹倒了房子,吹飞了碌轴!
人家鲁班不愧为工匠始祖,
不但桥梁千年不倒,
桥面也不崩不翘
古往今来,千万辆马车、牛车匆匆走过,
也未曾留下多少车辙,
只有柴王爷的独轮车轧的那道深沟,
一直张着嘴,
静静诉说。
有沟就有沟吧,
从来也没人做过维修,
无论是小修还是大修。
玉栏石桥,
经千年风云变换,容颜如旧。
——原创河北赵州陈明辉
——2023年6月于昌平某集体宿舍
——欢迎转发,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