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点评集锦散文想法
清风的点评(三十三)

清风的点评(三十三)

作者: 清风的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18:19 被阅读0次

【点评文章】栀子花开

【文章作者】三山一水

【文章来源】伯乐推文

地处偏远的安山村,有一户普通人家,秦木森和妻子阿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凭着辛勤的劳动,拉扯着一双儿女:女儿秦兰和儿子秦川,一家人过着平静的生活。

这一天,见爸爸妈妈又在各自忙碌着,懂事的秦兰就拉着弟弟秦川出门了。

“快跑,不然种子要渴死了!”玩耍的姐弟发现了几粒种子,想赶快回家种下。跑着跑着,弟弟秦川一下子摔倒了。

不曾想就是这一摔,摔出了一个惊人的秘密:秦川他不是……

这一摔,还产生了一个个问号:为什么秦川摔倒后,他没站起来,而是一个劲抓着胸口说难受?

他们一家人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是什么原因,让秦川在之后的十年里,每年都会带着一盆盛开的栀子花来慈恩寺?

想找到答案、并感受文字带来的温暖和力量,请阅读原文《栀子花开》吧。

一、 立意好、层层递进展示人间大爱

秦川突发心脏病进了医院,他的病很严重,需要心脏移植才能延续生命。

心脏移植手术需要负担巨额的费用,木森家里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他们要怎样办?

木森和妻子已经想好了,砸锅卖铁卖房子也要给秦川移植心脏。为了凑钱,秦木森硬着头皮去了他哥家借钱。

直到这时候,读者才知道:被秦木森一家人当成宝贝的秦川,竟不是木森夫妇的亲生骨肉,他是秦木森在路边的草丛里捡的弃儿。

不是他们的亲生骨肉,这会不会改变木森一家的决定?

不仅不会,木森还说了,就算在大街上乞讨也要凑钱给秦川做心脏移植手术。

秦兰想让弟弟高兴,她背着竹篓偷偷上山了,她要为病重的弟弟采一朵盛开的花。

秦兰不顾危险采了一朵花,她把花放进竹篓,往回走,却一个不留神滑下了山坡。

她撞到了一刻树上,腰部摔在了突然的石头上,后脑撞在了树上,晕了过去。

浑身是血的秦兰被村民发现后,送去了医院急救。

当秦兰知道自己活不了了,她躺在医院的手术台上,留给爸爸妈妈最后的话是:把我的心脏给…给…弟弟。

二、 善取材、多种手法并用的作用

如文章开篇一段:“慈恩寺供台前,秦川把一盆盛开的栀子花放在了一个永生牌位前,然后深深地鞠了一躬,他后退一步站立不动,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感受到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

采用了倒叙手法,同时也营造出:秦川这是在祭奠何人?这个悬念。

这段里有个明伏笔--扑通扑通地跳的心脏。也有个暗伏笔--慈恩寺和永生牌位,都是向善的暗示。

如借钱这一情节,它其实是形成了一种对比,是秦木森和他哥秦木林之间的对比。

等等。

三、 刻画细,增强画面的感同身受

如:“张大夫带上听诊器掀起秦川的衣服,把听诊器放在手心捂了一会后放在秦川心脏位闭目细听。听了一会后,张大夫表情严肃,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医疗手电筒,左手扒开秦川的眼睛用医疗手电照着眼熟探头细看。”

如:她看见右前方不远处一朵白色的花迎着太阳盛开……她没有信心……可想到弟弟又鼓起了勇气。她仔细观察那片岩石,要找到一条能够走到花跟前的路。试探脚底下的岩石,慢慢踩下去,结实了再移动另外一只脚……腿在发抖,满脸大汗,手因为紧抓岩石无意间被磨的渗出了血珠......移到跟前,秦兰一手抓住一根树藤,一手拿出锄头开始去挖那棵花。一下,两下,一点点的刨开坚硬的石头......岩石被一点点打掉了,根部开始松动,秦兰用手抓住根部慢慢往上拔。她成功了,笑得……"

这些堪比电影近镜头的细致描写,把人物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心里活动等,生动地表现出来,来把读者拉入身临其境里;而描写环境里的危险变动,也让读者有目睹的紧张感。

优化建议

故事到秦兰说捐献自己的心脏给弟弟时,就已经达到了沸点,令读者感动不已;在其后的心脏移植等情节,稍显平平,没达到继续增热增高,反而减缓了结尾力度。

所以,为了保持落差带来的冲击感,建议剪去之后的情节,用留白,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心脏移植,是不是更有回味?

若作者想要保留这些部分,建议加入医院减免了秦川心脏移植手术费用这个情节,能让读者的情绪和感动不断升温和升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风的点评(三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et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