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文章】拆
【文章作者】虎口小猪
年轻守寡的她,象母鸡一样,迎着风雨展开了翅膀,将两个年幼的儿子呵护住。
她孤苦地支撑起一个家,独自把两个儿子拉扯长大。大儿子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儿子也到了而立之年……
按理说,作为母亲,她可以安心地享享清福了,可现实却不是如此简单安排的。
作者为什么开始就说她是个典型的穷富人?说她的家,是一座金房子?她和两个儿子后来怎样了?
这一个个的疑问,等待着你去文章里找出答案。
一、此文立意很好,直面几大现实问题。
一是拆迁安置问题,如何能让老百姓居者有其屋?
二是儿女分配老人遗产的问题,如何做到钱财面前不伤亲情,分配合理公平公正?
三是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老龄化已成社会问题,如何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二、 作者刻画功力不错,生动深刻值得回味。
如这段:“她经常佝偻着近九十度的腰,在垃圾桶里翻找维持生命的财富。花白干枯的头发像乱麻绳一样在风里凌乱,忽东忽西打着旋儿的嘲笑生活的狼狈和苟且。灰尘藏匿在纵横的沟壑里,岁月无情的抽打丰满鲜润的昨日,徒留一脸的沧桑和干瘪。浑白污浊的眼睛里盛满漠然和木然,似乎灵魂抽离了身体,只剩一副朽尸在挪移,肮脏的双手拨动恶心的过往。”
通过这样的刻画,一个痴傻的、肮脏的、靠捡拾垃圾生存的、可怜的老妇人形象跃然纸上。
作为开篇,这样包含着同情和怜悯的描写,不由就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看看这个老妇人为什么会这样?
如:“她房子的墙上画着一个大大的白圈,这白圈几乎从本不高的墙头扯到了墙根,像一道咒符,把张老太和她的两大两小的小房子圈在里面,中间一个大大的拆字上是一道恐怖的斜杠,这斜杠就像一把锋剑利刀,要直戳戳的要了这房子和张老太的命。”
我们多么熟悉的旧城拆迁场景,细品就会觉出,作者刻画里含着对弱者的无奈和对……的嘲讽。
三、结尾设定完美,让亲情温暖人心。
如:“他们找到路边,看到了垃圾桶旁那抹佝偻的身影。老大当即眼圈红了,赶紧上前去拉母亲:妈,走,咱回家,今天儿子请你吃大餐。老二顾不得母亲身上的脏,抢先抱起母亲就往车旁走。”
这些是在表达一个意思:浪子回头金不换!
这也是作者对两个开始只顾着挣房子、挣财产的儿子的良好祝愿。毕竟他们自己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而这样皆大欢喜的结尾,更是读者所喜欢的。
四、一点建议
来看一下故事的情节脉络:
首先,从张老太的现状入手,引出她拥有的房子;房子残破的样子,引出社区的关怀;房子位置的金贵,引出拆迁。
接下来,房屋拆迁,引出张老太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的样子,进门后的种种表现,得出一个结论:他们重视财产,漠视母亲。
这些情节,作者设置的非常合理,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后来情节是:两个儿子的种种表现,引发了一些社会舆论,随着工作人员的劝解,两个儿子不得不暂时停火;他们看见母亲后,彻底的转变了。
这里明显缺失了:唤醒两个儿子内心良知的那一环,使得两个儿子的转变缺少了合理性。而由于铺垫做得不到位,皆大欢喜的结尾,就感觉很生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