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山村的夜间,星空万里,蟋蟀低吟。
人们吃过晚饭后,领着孩子,到平坦的谷场上;溪边松软的草滩上,铺开柔软光滑的帘席,仰脸向着幽蓝的高空,看着闪烁的繁星,聆听星与星的细语,心境无形之中被带进一种温柔和美好中,一天的劳累在浩瀚的宇宙间得以释然,感觉十分舒坦。
我沿着小溪的堤岸,在繁星闪烁的夜空下,漫无目的的走着。热了一天的垂柳,把枝头悄然地伸进了水里,它想借溪水的清凉,消去身上残留的暑热。突然,它调皮地用指尖弹一下水中的月影,然后又一把、一把地去抓,逐渐远去的月光,抓住了,又用小嘴一吹又一吹,月光散了,溪滩上便点起了许许多多的星灯,灯光把溪滩照成了一片银色。
远远地,我望见了那座闻名未曾见过的磨坊。刚来山村就听说此处有一座,存在百年之久的磨坊,但一直未曾拜访。
月光下,磨坊看起来宛如一个佝偻的,衣衫褴褛的,时刻都会摔倒的老奶奶。这座历经岁月沧桑的老磨坊,像是空置了很久了,仿佛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但是,就在它靠近溪水的崖边,有一颗黄角树倾斜着身子,用尽力气为老磨坊支撑着。黄角树墨褐色的树干,很粗壮,两个人合抱也抱不过来,给我一种稳健和强劲的感觉,满树的叶子,远远望去,恰如是给老磨坊撑开的一把绿伞,为它遮风避雨。
这棵黄角树,从形体来看,显然也近中年了,星空下,它依然显得英姿勃发,显得那么朝气蓬勃。晚风轻拂,满树的叶子飒飒作响,像是在安慰着一个满腹忧郁的老人:“亲爱的奶奶,别怕、别怕,有我陪伴你,支撑着你,你就好好地享受一下晚年的幸福时光,明天一早,鸟儿们又会来为你歌唱,感谢你曾经赠予它们的食物,虽然,现在的你,已不能再为我们做什么了,但是,你曾经的恩惠我们会努力报答的!”
听到这里,我的心也变得柔软起来,一棵树,一只鸟,也知道报答一座磨坊曾经的恩情,可是,我们有的人呢?
前段时间,遇见一件怪事。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奶奶,被自己亲生的五个子女相互推来让去,没有一个子女愿意赡养、照顾这位已经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他们嫌弃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亲身上的脏、臭味道,不愿意将老母亲接于自己家中赡养,为此,五个兄弟姐妹还闹上了法庭。
有没有人看见,老母亲内心的悲伤、绝望,她回想起,在最贫困的年代,她是如何艰辛地把五个孩子抚育成人,操碎了心地为他们成了个家,前些年健康时,还帮他们带大了孩子,而现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动都不能动了,孩子们不但不思如何报答,而且,还相互推委责任。奶奶的心——疼呀!她恨自已,为什么不早早地去了地府,她不想在这人间,接受亲人的嫌弃和冷漠,她那昏黄的眼眶满是悲伤和迷惑不解的泪水。
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老爱小,小敬老”的歌谣几时开始断了?我们的国家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为什么,我们会用三千宠爱集于小孩子的一身,而不愿意去对自己恩重如山的亲人,尽一份绵薄之力呢?
虽说,由于曾经国家政策的要求,现在,许多独生子女们面临着沉重的养老责任,但,那也不能成为我们推委应尽之责的借口,父母生了,养了我们,不就是想在他们丧失自理生活能力时,照顾一下他们吗?只要他们还有一点点可以自理的能力时,他们总是无怨无悔地为我们默默付出。看到那些不赡养自己老人的子女时,我的心就会被刺得疼痛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越来越丰富了,而社会的道德却越来越沦丧,很多人一个劲儿地追求,没完没了的物质欲望的享乐,连做人的起码羞耻也丢掉了,这时的他们,不如一棵树,一只鸟。
我怜惜那些不幸的老人,我痛恨那些失去做人基础道德的人,但愿他们被自己子女抛弃的那一刻,会明白,什么是言传身教,什么是做人应尽的孝道。
望着星光下的树与磨坊,对树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树与磨坊并无亲缘血情,它们或许只是邻居,或许,磨坊在某年某月曾给予了树举手之劳的帮助,但今日,树回报给磨坊的是倾尽一身之力的支撑,还有日日夜夜为其遮风挡雨的辛劳。磨坊百年苍桑的一生,为多少人贡献出了清香的面粉,填饱了多少人的饥肠,晚来暮年,体弱病残之际唯有靠着一棵树的仁爱,生命才得以维持。
一棵野外生长的树,都能如此善良,有爱心,何况作为高等智慧生物的人类——我们,为什么不能停一下奔跑的脚步,去好好的爱一下自己,爱一下自己的亲人,爱一下身边的朋友,去爱一下兽、鸟、花草树木,爱一下活着的那些生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