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的原因,会遇到不同的人,有一种人,你会发现所有的场合,都是以他为中心的,天文地理,八卦奇闻,包括刚刚网上热门的话题和新闻,都能够很快的拓展开来分享,让围绕在他周围的人自愧不如。
每每遇到这样的人,我会某一个瞬间,用如水清的眼眸凝视他几分钟,常常这个时候,这个人就会低下头,说话的气势会弱下来。
其实,有时候不说话,一个人的能量更能够直接影响到周围的人,有时候他们会发问,也会很真挚的提出自己说不停做不停的个性,是不是有问题。
其实这种人,真的是很难与自己相处的人。
一个大师,修行越高,慢慢从多言开始少言甚至到不言,因为他能够大部分时间与自己的内在世界在一起,至于外面的世界,用耳来倾听万物就可,不需要定论,也不需要指点,更不需要表达,也无需评价,人清净到了极点,哪还需要用语言来与这个世界沟通。
二十几岁的时候,常常一天讲话讲到自己都要吐了,却发现自己停不下来,后来就仔细观察那个“讲不停的自己”,发现她好害怕停下来后冷了场,会让别人觉得与她在一起没意思,她好害怕自己不被周围的人重视与喜欢,慢慢的发现了这个内在的秘密,我就开始试着不说话,最后发现不说话开始其实特别的难受,内在好害怕,好惶恐,大家好冷场,自责自己无法让大家活跃起来,但是决心不说废话,试着不讲话看看能发生了什么,也就忍着难受将那一天天的过下来。
咦,最后发现,原来那些不舒服的情绪,其实是真正的内在自己-自卑的,害怕的,焦虑的,我用了止语而学会了与自己呆在一起。
开始并不舒服,因为我们内在有很多的创伤在安静的时候会冒出来,莫名的低落,彻骨的孤独感,难受的低价值低频,痛苦的恐惧与焦虑,几乎现代人无时无刻的不在用忙碌逃避这些感受,光怪陆离的电子产品,频繁的社交活动,忙碌的事业,甜蜜的爱情,在这个世界,我们只要想逃避与转移,一摸一大把的替代物,但是,这并不会改变我们生命的品质,也不会让我们内在那些汨汨欲出的创伤减少一分,我们假装没有发生,却常常会在某一个因缘和合的时候以身体健康为代价,或者以外在世界的不顺拉响生命的警报。
前几年深居简出,除了周末的读书会,跑步,几乎不参加任何团体活动,也无任何社交,除了工作,大部分时间就是清晰的探索、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相处,如果说,生命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一点吧—-我发展出与自己相处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