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记:其实拟这个标题时,我有再三纠结,是到底要用“持续行动”还是要用“成长”。
我纠结,是因为我不太敢用前者。
因为最近除了持续的犯错之外,自己在持续行动这个事项上,好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但我知道,自己终究是要去面对它,如果我们甚至无法面对自己所面对和出现的错误(自我打脸),那更不要指望能够改正了。
那么先把这个标题换成一个接地气一点的场景化问题:
在最近里所立下的flag将倒之时,你是怎样做的?
是在临睡前想起来,今天单词还没有背完,然后觉得太迟了,选择拖到明天,转而看个三两篇鸡汤文,收获一下所谓的正能量,麻痹掉本应感受到的愧疚等情绪然后安然入睡?
还是试着在睡下之后,嚷嚷着“我还可以抢救一下”,然后爬起尽力弥补一点什么。
【当然在此我依然是要为自己未能做到持续言行一致而致(打)歉(脸),一是对不起自己的成长,二是对不起读者的时间和信任,我当下的心情依然沉重但我知道光感知到情绪是不能改变任何现状的,所以除了情绪,我选择了先更为敬。】
现在我们回看上述两个场景,其实二者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差距——我们设法挽救自己良心的选项不一样:前者试图通过鸡汤文麻痹自己(第三方),其实是放弃了自我拯救;而后者虽然也很不幸的让自己陷入了危机,但在止损环节上,却是要好过前一种。
其背后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总有一些事,是别人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替我们去完成的。
这就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做过的一篇英语阅读:一个基督教徒在遭遇洪水时,向上帝祈祷,希望他能够施救,来了三艘船之后,他都选择留在原地等待上帝。淹死之后上了天堂,他质问上帝为什么不拯救他。上帝的回答便是:“我都派了三艘船去接你了,可你自己不上,我有什么办法?”
一如最近宿舍网络各种卡顿连不上娱乐途径,可我却选择了打开热点。
(嗯我终于想到了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表达,好让自己的脸不那么疼)
其实无论是这个将要溺水的人还是偶然遭遇网络故障的我,大概率之下,我们是会遭受惨痛的失败的,因为我们选择将自己的命运交付到了别人/外物手中。
就好比一句哲理所说的:
如果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快乐,完全依赖于外物,那我们的心灵其实是无比脆弱的。
自然,很明显地,我接下来所要谈的方法论,就一定是设法自救。
那么自救的途径到底又是什么呢?
其实是我昨晚文字中提及的“第一反应。”
我们应当修正自己的第一反应。
现在我假设几个情景,请读者思考一下,自己在如下情况时会做出怎样的第一反应(即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法)?
说好了要控制饮食,舍友却带回来了美味的甜点;
决定了要十一点睡觉,却在10:58的时候,看见了一条很吸引自己的推送消息;
想好了某一段学习时间里不玩手机,可没由来的学了挺久想要玩上一下...
ok现在我来给出可能的几种解法:
1.哎,这个很好吃的,难得吃到一次也不过分啊;
2.没事,我就看完这一条就睡,不会耽误很久的
3.学这么久了,玩一下没毛病呀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的答案,但上述的,曾经是我的。
现在我的修正版是怎样的呢?
不过也就是糖和脂肪,也不急着现在就差这么一口,等减下来再说吧;
看了这一条,就会有下一条,不看,睡觉。
既然说好了这个时间段不玩,那就等这个时间段过去再说。
其实二者的差距完全就是在出现危机时,我们是选择把自己的车门焊死,还是选择把车窗打开,然后不自觉地把头手伸出窗外。
后者到底有多危险,就不必我再赘述了吧,从小就听着公交车里的提示语音:“请不要把头手伸出窗外。”
在触及自己设定的规定和底线之时,我希望我们能够把自己的第一反应调到严格甚至严苛,因为持续的不放水的执行,才是能够把我们带到新的阶段的唯一方法。
在拥有持续稳定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之前,我们是绝无资格来谈灵活性的。
谈,就意味着失败。
最后分享一点关于,修正第一反应的一个小技巧——可量化意味着更可控。
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玩手机:我在9:55的时候决定玩一会儿手机,比如我设定的时间是到9:58,那么我在时间转到58的那一瞬间,立马就会关掉app把手机放到一边。
唯一可以让我稍感欣慰的可能就是这一个月我几乎没有在微博微信ins上浪费掉什么时间,累积起来至多一小时吧。(超出预算的无意义浪费。)
这个举动在背后也有它对应的心理学/经济学原理:效用的边际递减——做任何事在自己已然感到愉快的时候停下来,是最为合适的,因为接着做,效用就会递减,而我们也只会逐渐感受到乏味和无趣。
比如同样是说“我只玩十分钟”,那么,从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就比单纯的“十分钟”带来的可控性要高出许多。
不信的话,你可以对比实验一下,我相信,你会有新奇的发现。
我们的成长,设法使自己达到更好境界的过程必然会充满坎坷,但也只有我们面对了遭遇了经历了那些磨砺和困难,我们才值得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We suffer and then we gain.
所以下次再遭遇危机时,请先设法自我抢救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