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篇文章,是一名年近40岁的国企职员写的。
字里行间都弥漫着一种消极与无力,看着虽然很压抑,但是也正是我们很多人的职场痛点。
他,本硕985名校,性格内向,擅长技术,属于有一定能力的老实人。因为不喜社交,讨厌勾心斗角,还与直属领导脾性向左,导致工作上的处处被动,心情上的无尽压抑。
受够了!仿佛一根稻草,就能够燃爆他的激动情绪:大不了不干了!
这也是很多职场人的心声。
发发牢骚可以,但是,如果真的裸辞,现实吗?
正在热播的《欢乐颂4》中的何悯鸿,就是一个例子。被主编坑害之后,悲愤辞职。自己是舒爽了,整顿了职场,但是自己的房租、生活费没有了着落,俨然有点像还没有长大的任性小孩儿了。
内心想要逃离,但是现实又不允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翻不过的浪浪山。
那么,在浪浪山里,我们应该如何生存呢?总不能继续抑郁下去,发霉烂掉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自己没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妨在外界找找灵感。
《十三邀》中有一期采访的是著名编辑学者钟叔河,40岁以前的他,是没有自由的人生的,甚至还有10年是在监狱里度过的。
但是,在那样凄苦的日子里,他还是有着积极的生活态度,写下了一句话:书,还是要看的;笑,还是要笑的。要我们死,是不会死的。
网友的一句弹幕说到:好坚强,对抑郁的我是种激励。
是啊,当感觉自己的生活是困苦的,艰难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停下来,看看其他人的生活,看看不同年代下,不同国家的同龄人,都在经历着什么。
农村生活的二舅,能够治好我的精神内耗。反而,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我们,有些无病呻吟了。
谁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谁不是在咬牙坚持,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既然翻不过浪浪山,不如换个思路,想想自己能够在山里先干点什么。
有时候,束缚我们的不是大环境,而是我们内心的“自我设限”。
后来,那位国企员工,转移了工作精力,开发了自己的副业,也收获了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放下情绪,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沉溺在抱怨的负面情绪里。
转移一下焦点,立足自身的实际,用着公司的一些资源来“骑驴找马”,也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现在走不了,不代表永远走不了,浪浪山总有一天会被愚公移走的。
那个时候的我们,既拥有了开启新事业的能力积累,也拥有了无拘无束的自由身。
记住一句话: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寻找自己的旷野吧!搭个帐篷,弄点烧烤,生活本应该就是孜然味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