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作家中,我最中意两位,一位是来自东北的双雪涛,一位是我的老乡,郑小驴,两位作家,一南一北,对应着中国的两端,双雪涛故事下的东北,冷峻,苍茫,在重工业时代的迁徙下,众多迷茫的灵魂,徘徊在漫天雪地中找寻归宿。
读《洞庭湖》郑小驴笔下的南方,扎根于地域文化,带着湘楚一带的敏感与鬼魅气质,充满着魔幻色彩,人物癫狂,故事离奇,无言控诉着这个时代。
小的时候,喜欢韩寒,厌恶郭敬明,可越发长大,就越觉得,他们两人本质上,都是被出版商所运营推崇出来的文学偶像,无论再怎么去激发矛盾,营造对立面的形象,他们都无法摆脱自己身上的标签。
不同于张悦然,韩寒,郭敬明等新概念作文大赛出身的80后作家,这两位作家身上,少了一些标签,充满野生气息,像极了在一望无际的莽原上独自觅食的孤狼。
在郑小驴早期的短篇故事中,他一直书写着自己的故乡,同时也是我的故乡,隆回小镇,不知为何,在他文中,我读到了许多共鸣处,这些共鸣,不仅是对熟悉的故乡脉络的回忆,更多是对那环境下,每个人迷茫无措的感同身受,隆回小镇仿佛一座走投无路的棋局,每个人都是濒临死亡的棋子,随时可以被替代。
依然记得,他的上一部长篇小说《西洲曲》,还是描叙80后农村少年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记忆,时隔六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去洞庭》,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他没有再以故乡为故事载体,而是将阵地转移至城市,描叙的对象,也从困惑的农村青年,变成在大城市生存,遍尝失意,郁郁寡欢的城市青年。
换了阵地,不变的是主题。小说中的地域空间变大了,故事人物困居于内心世界的现状依旧未变。
高考不得志,来到大城市,却只能在底层社会生存,因为一念之差走向犯罪的农村青年。
211名校毕业,在现实和幻想中,错失真爱,又因一次错误选择,被假冒军人骗光积蓄,最后精神失常的女大学生。
沉浮商界多年,却赶上金融危机,濒临破产,妄图依靠赌博重振旗鼓,最后却一无所有,还惨遭妻子出轨的中年商人。
自恋又自负,充满野心,渴望被爱,又害怕被爱,内心的矛盾像极了太宰治的小说家。
热心艺术,内心向往罗曼蒂克,对旁人艳羡的婚姻生活感到冰冷无助,在与小说家的出轨中,得到饮鸩止渴的快感的人妻。
他们大多人生经历迥异,但拥有相同的时代气质,他们好像我们身边的人,某个时候的行为,又像极了自己,最终走向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在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下,五人的命运,奇妙地交织在一起,在书中,洞庭湖像是一个文学意象,象征着一个转折点,一次群体狂欢的冒险之旅,故事人物在暗潮涌动的生活中,被迫做出背离内心本意的选择,洞庭湖,它像一个载体,除了掩埋尸骸,平静的湖面,清晰照映出每个人的本来面目。
我们大多数人,在原本的期望中,对生活,对自己,都有着无限憧憬,可最终,却活得面目全非。
小说从来不是改变时代的工具,它是文字和纸张的结合物,无声地记录着时代,小说家更像书记员,感知着时代变迁,用身上的触角,去聆听当代人的呼喊,每一个背离生活真实感的故事,无疑不是承载着当代人不是对生活和时代的控诉。
读《洞庭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