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五,又可以跟大家聊聊啦
今天这篇是应一个家长的提议写的,我得谢谢她,因为自己特别喜欢写写写,又加上自己的职业特点,所以才开了公众号跟大家分享日常生活的点滴。
最近感觉写的范围很宽泛,不知道要跟大家聊什么,又觉得什么都可以聊的时候,有班级群里的妈妈,提议可以写一篇关于孩子情绪的。
今天分享的是我多年带班,和养育我家的两个小公主的一些经验。(昨天小朵朵跟我说,她的愿望是:1.帮妈妈收拾东西 2.当公主 3 是什么我忘了,哈哈哈)
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也有“孩子脾气大、倔强、好说歹说都不通行、动不动就生气”之类的遭遇。
在我也对这样的孩子迷茫的时候,我就努力的成长自己,寻找答案,一条一条记下来。试着在遇到孩子发脾气,自己也想发脾气的时候,试着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处理这些这些情况。
说实话,我是在实践中慢慢总结出一些适合孩子的方法,当然这其中也犯过很多错,走过很多弯路。
但总结下来还是有几条的:
先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脾气很坏的小男孩,他的父亲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不知道可以为他做些什么。
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
他的父亲决定给他一包钉子,并告诉他,每次他发脾气,对人们大喊大叫时,都必须把钉子钉在房子周围的篱笆上。
第一天,他钉了50颗钉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学会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同时他也逐渐减少了钉在篱笆上的钉子的数量。
他明白了,控制自己的情绪要比把钉子钉在篱笆上容易得多。
他一遍又一遍地这样做,直到有一天,他不需要再把一根钉子插进栅栏里。
“爸爸,爸爸,我做到了!”他跑到爸爸面前,开心地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我的好儿子! 我为你骄傲! ”爸爸说道,
现在,只要你能控制自己情绪一天,你就要从栅栏中抽出一根钉子。”
儿子也照着这样做了。
“爸爸,我把栅栏上的所有钉子都拔出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儿子去父亲那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
“跟我来……”爸爸牵着儿子的手,带他去花园。
“你让我感到骄傲,你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了,”爸爸看着他的儿子说。
“但看看栅栏,这上面所有的洞都会留在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了,对吧?”
爸爸停了一会儿,然后继续说:
“当你控制不住怒气脱口而出时,就会像篱笆上的洞一样,在上面留下一个疤。这就像在别人的身上捅刀子,然后把它拔出来。但即使你已经道歉,疼痛和伤疤也会一直存在在那。”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包括我哈),孩子开始发脾气、产生攻击性行为会迅速演变成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儿,同样也会感到失落但却没什么办法应对。一方面我们感受到孩子的痛苦,否则他们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而另一方面,他们不适当的行为、伤害性的言语也让我们更生气,结果导致我们会以更暴力的方式去回应,这使局面变得更加糟糕,进一步伤害与孩子的关系。
是的,当我们看到孩子快乐微笑,我们也感到平静和放松。那如果不是这样呢?当他们哭喊、尖叫,我们会发现很难控制自己,进而就会爆发跟孩子一样的不良情绪。
所以我该如何阻止我的孩子发脾气、控制他的情绪与怒气?(以前我经常这样想)我猜这是作为父母最想知道的,对吗?
但是我会说:请允许孩子发脾气。
对于孩子,在他没有掌握其他发泄情绪经验的时候,发脾气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孩子的心最坦率,他只会跟着自己的感受走。作为成年人我们基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
孩子发脾气是在向外发泄,这比向内自我消化要好的多。
所以我是允许孩子哭的。因为哭是最能直接发泄情绪的。
在幼儿园孩子入园焦虑期,我都是这样陪着他们成长起来的。哭一会儿,我会端杯水给孩子;哭累了,搂在怀里轻轻安慰;抱在怀里可以让孩子在哭完后稍微的放松一下,可以增进感情。
在家当孩子觉得父母的控制过于严格(这时候也要反思自己哦),她就要反抗,就会发脾气,大哭。
还有当孩子到了“执拗敏感期”或者“自我意识觉醒”的时候,她会非常执拗、自我,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跟大人配合,总爱说“不!不要!”
这时候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就要寻找方法帮助孩子和自己。
无论是幼儿园老师还是妈妈,我们要先学会:
1. 共情
首先,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跟孩子一起发脾气。
在幼儿园我经常这样做:早上刚入园的孩子通常会哭上一阵,在他哭闹的时候,跟他说“我知道妈妈走了,你很难过,你可以哭一会儿,放学妈妈就来接你。”
这样给孩子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老师是理解我的;老师允许我哭;在这里我很自由;妈妈放学就来接我了。
如果是在家里我跟女儿遇到这样的事,我会说“我知道妈妈不给你买玩具,你很伤心,你要是想哭就哭一会儿吧,哭完了我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买玩具”女儿不会哭太久,就会来问我什么时候可以买。如果得到的答案她不满意,她还会继续哭。我会让她继续再哭一会儿,哭的时候还少不了各种理由,我都会用平和的态度一一解答。最后不哭的时候她会再三嘱咐我,千万不要忘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一定会买,这样下次再出现这样的哭闹现象,我的语言才有效果。千万不要欺骗孩子哦。
在幼儿园,有的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根本就不让抱的,很激烈的发泄方式,这时候我会说“我知道不让你吃零食,你很伤心,如果是我我也很伤心,你可以在地上躺着哭一会儿,哭完了我再告诉你什么时候可以吃”
这样的处理办法,能让孩子觉得妈妈始终和我在一起。妈妈是能感受我的。妈妈是理解我的。
2. 冷处理
冷处理一般是给比较激烈的、没法弥补的情况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自己感觉快要跟孩子一样爆发的时候使用。
冷处理使用不当,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够爱他。
我就说说我跟女儿的一次事情,您就能体会:
有一次放学,有个同事给我的小女儿小朵朵一把手动玩具小风扇,当时我的大女儿若霖不在场。回到家里若霖看见妹妹拿着一个新玩具,问:“妈妈,她怎么有个风扇?你怎么没有给我买?”我说:“这不是我买的,是我同事送给妹妹的”若霖:“那我没有怎么办?”我说:“你来想办法,你可以跟妹妹交换玩具,或者请妹妹跟你分享一会儿”若霖照着说了,结果妹妹不愿意跟她分享,也不愿意交换玩具。若霖开始生气了说:“妈妈,!妹妹不愿意跟我分享,也不愿意交换,我什么都跟她分享,她就不会分享!”我还没有说话,她又怒气冲冲带着哭腔说:“你为什么不给我要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都是她的!什么东西都是她有!我没有!”说完就瞪着我,哭起来了。我说:“这个玩具是别人送的,别人也只有一个,只能送一个”她说:“我不管!反正我没有,我也要一个!”我只好跟妹妹商量,先让姐姐玩,妹妹看见姐姐这样,就把风扇给姐姐了。若霖却不要,继续大声哭着说说:“我不要!我要我自己的!”这时候我就火大了,控制不住了(捂脸)说:“我再问你一次,要不要?不要就没有!这玩具不是我买的,人家送的,并且只有一个!”说完我就走了,(我是想冷处理一下,给自己一点时间)到了自己房间躺在床上,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听见若霖哭着也跑回了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大哭。我心如刀绞。但我很快就回复了理智,小朵朵走过来说:“妈妈,姐姐哭了”我没有接话,说:“等会儿,姐姐不哭的时候,你能不能把风扇给姐姐玩一会儿,因为风扇只有一个,你们还可以一起玩”小朵朵说:“好,等姐姐不哭的时候我再去给她,她哭的时候会吼我”过了一会儿,小朵朵去问若霖,若霖大吼着:“走开!你走开!我讨厌你!”我想:好吧,既然还没有平静,再冷处理一会儿吧。就去忙别的去了。到了吃饭的时候爸爸去叫他,她也不理。吃完饭,我终于忍不住去看她。
我敲门进去,看见她神情伤心的看着窗外,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背,问:“好点了吗?我能跟你说话吗?”我开始说刚才的事情,若霖又哭了说:“妈妈,你们都不爱我,我一个人哭这么久,你们都不理我,你根本不懂我心里在想什么,我想的你都不知道!”我吓了一跳,原来我是这样的妈妈吗!我故作镇静的说:“你说吧,我听着呢,你心里想的什么?”她开始说:这段时间,她非常不开心(那段时间我们确实,家庭氛围很紧张,尤其到了吃饭,因为总有两个人天天逼迫着我们吃饭。这可能是另一个题目了:为什么孩子接收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她开始控诉,因为我怎样怎样,因为爸爸怎样怎样,因为姥爷怎样怎样。
听着若霖的话,我后悔极了。原来在冷处理之前没有跟她共情也就算了,最要命的是我的冷处理似乎太多了点,(如果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冷处理的时间不要太长,冷处理的时候还要不停的观察孩子,并且这种观察让孩子察觉不到。这样说是不是太难了?)并且以前不会像这次这样冷处理之后,去倾听她。而是直接转移话题,或者干脆赶紧说一件让她高兴的事代替目前的情绪。也就是一件事根本就没有画上句号就告一段落了,就不了了之了。
我的处理方式,导致若霖有很多情绪积压在心里,没有释放。她要的哪里是风扇,而是妈妈的爱!妈妈的理解!
在她一个人伤心难过的时候,就算妈妈不说话也可以陪着她。
如果有个时光机(爱犯错的我,似乎需要经常使用时光机,还好现在犯的错,我自己都能反思自己,呵呵呵),时间倒流,再来一次,我会在自己平静之后就去陪着她,即使那时候她不愿意跟我说话,我就默默的坐在那里。等待她处理好自己情绪。等她处理好了情绪,立即就可以到妈妈这里疗伤。让孩子觉得无论她怎样,一回头,妈妈就在这里等她。而不是她等她失望了,感觉不到妈妈的爱了再去安慰。
孩子的情绪跟家庭氛围,跟爸爸妈妈的情绪,跟爸爸妈妈肢体语言所散发出来的气息,都是有直接联系的。
3. 通过绘本认识情绪
我的女儿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心理感受。是因为我通过绘本让她学习、认识自己的情绪。让她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困惑,遇到这种困惑该怎么应对,不必过多的担心自己不受欢迎。
只有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控制情绪,学会了控制情绪,才能学会管理情绪。
下面是我推荐我跟两个女儿读过的一些绘本,这些绘本不仅帮助了我的女儿,还帮助我这样的成年人(好吧,我承认我跟孩子一样喜欢读绘本,哈哈哈)推荐给大家:
1. 双味情绪
2. 输不起的莎莉
3. 不再害怕和妈妈分开
4. 害羞的面条和兴奋的鸡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