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作者: 但行耕者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2:33 被阅读37次
    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写作有五种用途:

    疗伤,追逐美,求真,向善,寻找同路人。

    你为什么写作?在有效之上,写作有更高阶追求的层层境界,要打开通达这些境界的大门,始于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以下内容的灵感来自乔治•奥威尔的《我为什么写作》(Why I Write)。奥威尔认为写作必须旨在带来改变。如果说改变是用写作来追求善的话,那有时它会与用写作来求真、来创造美相冲突,奥威尔讲了在真善美不可兼得时他的权衡取舍。他关于写作的几篇文章是写作者必读的珍宝,除了这篇《我为什么要写作》,还有《政治与英语》《写作者与利维坦》也都是杰作。

    01 写作可疗伤

    写作可疗伤,有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

    受过巨大创伤的人,哪怕是把自己经历过的创伤写下来,就有抚慰创伤的治疗效果,原因不明。

    写下创伤,受伤者须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把创伤放在被观察的位置,实现自己从创伤中短暂地抽离,创伤于受伤者从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

    此外,人本来也有类似免疫系统的心理机制,创伤后激活心理的自我保护,逐渐抚平伤痛,平复心情,但这需要时间,写作是度过这段时间的良伴。 受伤者笔下与自己对话,写作占据注意焦点,最终心理免疫系统在后台激活,疗伤生效。

    美国惊悚小说大家斯蒂芬·金就用写作疗伤。

    他20年前出车祸重伤,但差不多是从手术室出来就恢复写作,在经历生死的过程中写了一本书《谈写作》(On Writing),每天最多只能写40分钟,再多就要痛得昏过去。这种时候当然没有心情写小说,书的副题是“关于技艺的回忆录”,一半是自传,一半是谈怎么写作。前者审视自己走过的人生,后者梳理自己的技艺,给同行留下指引。结果呢,他恢复了,《谈写作》也成为关于写作的当代名著。他也了结掉一个心结:凭什么通俗小说家就没有资格谈写作?!

    如果你眼前有过不去的坎,坐下来先写吧。你会好过一点。

    02 写作创造美

    文字本身的韵律、传达的思想、刻画的意象、起承转合的节奏,是最精萃的人文之美。许多人被文字之美打动,转而致力于在自己笔下重现。

    写作都是个人的,但又都是协作的。作者受前人文字之美激发,有所汲取,回馈以自己的创造,在笔下与前人对话,向后人发出信号,悠然心会,融入始终在延展中的用文字凝聚的技艺传承,探求文心,共同雕龙。

    社会能养活的专门以写作为生的人数并不多,但能用写作创造美的人则要多得多。写作创造美这件事,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大量训练才能登堂入室,一旦终于越过关口则前面一马平川。获得创造能力的成本很高,而发挥创造能力的成本很低,纸笔而已。

    能写而不写是你的巨大浪费,也是社会的巨大损失。

    03 写作留下真实记录

    《易传》说,修辞立其诚

    孔子说,古之良史,书法不隐

    他赞美的对象是董狐,春秋末年晋国史官,秉笔直书,不避权臣。记录的责任不只属于历史学者,也属于每一位写作者。

    曾有位金融界大人物对我说,做事的话尽可以无所不为,写文章还是要写正确的东西,毕竟文章千古事。这位大人物的名声说实话有好多重灰色,但他20年前讲的话我记到今天,与这些年来耳闻目睹的人、事和文章比对下来,觉得他比许多人高明不少,也体面不少。

    04 写作是为了推动改变

    写作能带来的改变可大可小,使这个世界往你所认为善的方向多走一步,无论大小,都是改变,可以是改变自己的看法,可以是改变别人的看法,可以是激发行动,催生变化。

    什么改变都可以。

    每个人的写作都应该为了表达自我,但纯粹私人的写作毫无意义。

    森林里,一片叶子从树上掉下,无人在场,它到底发出了声音没有?要我说就是没有。

    不想带来改变的写作就是这片叶子。

    05 写作是发出成本高昂难以伪造的信号

    正因为写作总要致力于带来改变,写作者得用文字发出信号寻找同道。信息经济学提醒我们,信号越是成本高昂,成本越是只有你付得起,而其他人付不起或不愿意付,就越是难以伪造。

    写作的高昂成本有两个来源:

    • 一是写作需要大量训练,是难度最高的人际交流沟通手段;
    • 二是写作的定义就是留下文字,有记录就能回溯对比。

    言语出口随风而逝,字落于纸却是押定放手。今天更是如此,互联网有永恒的记忆,爬虫确保了这一点。

    许多时候,用文字发出的信号不能作表面视之。当环境不允许直抒胸臆,写作者便发明曲笔的艺术,用文字同时承载传递与遮掩两重使命,而知音必须寻找言外之意(read between the lines)。有时,曲笔高明到无从分辨,后世只好争论不休。

    比如,《君主论》到底是马基雅维利对现实统治法则的真实看法,还是说只是讽刺作品?以塞亚·柏林(Isaiah Berlin)说分是分不清的,于是他贡献新解,为这部经典已经太多的解读又增加了一种角度。前人著说后人解,大家争当解人,希望在历史长河中被遮蔽的河道上寻找同路人。

    把这推到极处,古典思想大师利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更认为,大多数古典宗师流传下来的经典文本,都有外门(exoteric)和秘宗(esoteric)两种读法。且不说是代代都有险恶环境,哪怕并不存在有形威胁,最精深的思想也总是面临着来自大众的普遍的无形敌意。真正的大师往往要自绝于大众,只与选定的小众对话。

    所谓小众,指的不仅是身边的小圈子,更是那些尚在求道路上的年轻人。他们中的幸运儿读透经典,穿过外门的屏障,通达本义的秘境,与大师相遇。

    【以上内容来自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听书笔记】

    为什么要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什么要写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uk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