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17级传播学
《娱乐至死》第三章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第三章读书笔记

作者: 17级张向盛宜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19:49 被阅读4次
《娱乐至死》第三章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的第三章名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摘抄:早在16世纪,人们的认识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何一种知识都要通过铅字来表达和传播。关于这个变化,刘易斯·芒福德写道: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铅字比实际发生的事实更有威力……存在就是存在于铅字之中,其他的一切都将渐渐地成为虚无。

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

“有了印刷机,那些吟唱,传说和思考难道还能继续吗?这些史诗存在的必备条件难道不会消失吗?”马克思完全明白,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一种话语的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然后不可避免地选择某一类型的受众,他没有深入这一话题,但其他一些人毅然担起了这个任务。我也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我要探索印刷机作为一种象征和认识论,是怎样使公众对话变得严肃而理性的,而今日的美国又是怎样远远背离这一切的。

感悟:

  从殖民时代到19世纪印刷术对美国影响巨大。以富兰克林自传中,德美浸礼会教派宗教诫令“不可记录汝等之教义,更不可将其印刷成文,否则汝等将永远受其束缚。”为例,说明殖民地时代的美利坚人质疑铅字的唯一的例子,来说明印刷品在美国的受欢迎程度。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文化普及率高,二是宗教教义影响,清教的宗教要求能识文断字,并宣传相信印刷品“是上帝天恩的最高表现形式,耶稣的教义将借此被不断推广。三是移民者受教育水平高,移民到新英格兰的人大多应来自英国文化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或阶层。四是推行了学校教育,教育的灌输形成“印刷书籍比任何其他方式都更有效地把人们从现时现地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观念。五是移民者故国的文学传统:这些身处异乡的英国人不需要印刷自己的书,甚至不需要培养自己的作家。他们从自己的故国原封不动地搬来高深的文学传统。包括艺术类、科学类以及文学类的书籍。最后结果导致了印刷品存在于各级人群中,形成了没有阶级之分的群众文化。

相关文章

  • 另一种乌托邦预言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在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中,...

  • 读书笔记

    打卡日期:12.20 阅读书籍:娱乐至死 读书笔记:第六章 今天读的内容是《娱乐至死》的第六章《娱乐业时代》。 有...

  • 娱乐 至死

    开心,到死。 选择一种死法,当然开心至死最好。 开心法,有多钟。 娱乐,最好。 两性,交合。 如膝,似胶。 不可,...

  • 《娱乐至死》第三章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的第三章名为“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摘抄:早在16世纪,人们的认识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任何一种知识都要...

  • 《娱乐至死》——放弃思考

    《娱乐至死》一书,书名曾被直译为“把我们自己娱乐至死”。说娱乐至死时,我们可以把致死的原因归咎于娱乐,把我们自己娱...

  • ...

    娱乐至死

  • 2022-11-26

    娱乐至死

  • 读书笔记 | 《娱乐至死》

    文/邓红英 这是一本关于传播学批判的书籍,读完后对当前的传播环境,从电视到互联网,都开始具有了新的看法。没错啊,这...

  • 读书笔记:娱乐至死

    与其说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艺术,丰田每年的广告预算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是在广播上向公众发表演...

  •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关于作者 尼尔·波兹曼,美国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批评家,文化传播领域资深学者,在纽约大学创办了“媒体生态学”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娱乐至死》第三章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rwu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