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授课能力六力模型

授课能力六力模型

作者: 舜间永恒 | 来源:发表于2018-10-21 23:23 被阅读0次

定位力、呈现力、活动力、联结力、设计力、跃迁力

定位力,在课程中,赵敏老师开场就设计了一个西游探险的走迷宫游戏,只有站在学员的角度,才能顺利通关。所以,定位就是将自己定在学员的位置上,清晰学习的特点,有的放矢。

呈现力,就是在授课中讲师所呈现出来的状态,包括登台、站姿、手势、眼神、声音及应对紧张的策略。呈现力所展现出来的是讲师想要与学员沟通的强烈意愿。

活动力,是课程的核心,将授课要点通过游戏化的设计,让学员、授课要点、讲师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联结力,通过提问、赞赏、经常叫出学员名字等方式与学员进行沟通。

设计力,就是设计一门教学课程的学问,开场怎么做,主体有哪些方面,如何用好的结尾来强化行动。

跃迁力,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四个字“刻意练习”。

六力模型之间的关系,定位力是我们的立足点,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设计力来设计课程,课程中通过呈现力展现与学员沟通的意愿,通过联结力来与学员实际沟通,通过活动力来真正展现这门课程,让学员学有所获,课程要想真正达到预期效果,要通过跃迁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能力。

定位力是授课的核心,这次主要讲解定位力。

定位力

在定位力这部分,主要有三部分内容,一是教学背后的秘密,二是成人学习的挑战,三是成人学习的特点。

教学背后的秘密

有三点,从学员视角出发、寻求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这三点中最核心还是第一点“从学员视角出发”,我们的目的是传递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想要达成目的,就得站在学员角度,运用适合学员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我们不知道学员适合哪一种方法,我们要探索,再比如,不同的学员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如何尽可能找到最好的,如何尽可能多的照顾到多数学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成人学习的挑战

有个不等式

教≠学≠会≠用≠效

我们教授并不等于学员会去学,学员学了也不代表学会了,学员学会了也不一定会去用,学员用了也不一定会出效果。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不等式,真的很有道理,之前所理解的层次是三层,“教”、“学”、“效”。

从这个不等式中,我们可以有哪些思考呢,我觉得一个是往上一层追,想要出效果,我们得用才行啊,所以践行是改变的根本,要大胆去做,做了才可能产生真正的改变;第二个是从“教”到“效”,中间隔了那么多层,有一句话叫做以教为学,我们就从“教”跨到了“会”的阶段,如果我们为了“教”竟然已经掌握纯熟,那就直接从“教”达到“效”的阶段。

成人学习的特点

从个人角度,有一点,如果你以前过往的经历多,你的视角会更宽,你更可能学到更多。

从导师角度,有两点,认可、尊重学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学员收获会更大。

从整个学习环境角度,有三点,轻松有趣的氛围、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良好的学员互动更有利于学习。

我感觉这六个特点不是仅针对成人的,孩子也是这样的,所以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些自己、孩子学习的方法来,沟通多一点,有趣多一点,方法多一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授课能力六力模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ai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