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周朝的礼乐制:制定礼仪传统

16周朝的礼乐制:制定礼仪传统

作者: 籽飞鱼1233 | 来源:发表于2023-10-12 22:49 被阅读0次

自部落时期以来,到封建主义过渡,贫富差距开始诞生。富有之人成为贵族,进而成为诸侯,贫苦之人则大多沦为奴隶,依附于他人。但这样的区分却并没有那么明显,有时候贵族也有孱弱的贵族,奴隶也有放肆的奴隶。大家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规矩和礼貌。

夏朝时,奴隶制度刚刚形成,但人们以德为重,虽然是奴隶,但仍旧可以做任何事情,以此来为他的主子服务,并能够换取生存的报酬。到了商朝,奴隶们则要授权于神,但贵族们也是一样。

武王和周公为了从根本上奠定阶级的区分,将礼节和音乐升级成为了一种待遇,地位越高的人,他的待遇就越好。人们的阶级意识开始得到固化,舆论也得到了控制。

天子国都可以建多大,臣子一旦超越,那就是僭越。天子可以享受九鼎九畜烹食,诸侯则按等级享受。天子可以用怎么样的乐器舞蹈出彩表演,臣子诸侯就得按等级享受。

无论是谁,除了天子,超过该有的礼节就是僭越,就要受到世俗的非议,从而被舆论淹没。若是贵族和天子做奴隶的事情,或是做野蛮时代的事情,同样也要受到非议。

礼乐制度的诞生,周朝以来的世袭统治和等级制度得到加强,而君权、族权、夫权、神权则极大的得到了维护,奠定了中华文明特有的礼仪之邦的名声。后世礼节曾出不穷,对社会各方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后世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发明的不合理的糟糠之礼,也成为了后世的一大祸害。

籍礼,用于监督平民在“籍田”上的无偿劳动。

冠礼,贵族成年后,就需要行加冠礼,表示可以结婚了。女子则需要加笄(jī)礼,表示该女子已经可以嫁人了。

大搜礼,用于军事检测和演习,像孟津观兵一样,目的是为了检阅军队实力和考察地形准备出征的。

乡饮酒礼,是周朝流行的宴饮风俗,主要是为了向国家推荐贤才。

古代诸侯之乡设置乡学,学制三年。学成的人就是人才,要被推荐给诸侯。因此,每过三年的正月,乡大夫就要举行乡村酒礼,招待这些有才有德之人,然后按照宾、介、众宾等次序,共五人,推荐给诸侯任用。

乡射礼,是每年春秋两季,各乡的行政长官大夫以主人的身份邀请当地卿、大夫、士和学长举行乡射礼。主持人由德高望重却没有官职的处士担任。然后让参与的宾客射箭,最终比试成绩。

射礼纯属娱乐项目,输的人要喝罚酒,并向胜利者拱手。然后堂上堂下宾客遍饮酬酒,音乐奏鸣,尽心为止。

朝礼,就是上朝时,对君主的尊敬。

聘礼,就是维护贵族之间的等级关系和秩序矛盾,后世还有结婚娶新娘子等。

祭礼,就是祭祀祖先的礼节和尊敬神明的礼仪。

婚礼,就是男女结婚时的礼节,主要为了维持宗法,防止疏远。

丧礼,就是在亲人死亡后需要尽的礼节。用于维护家族权威。

相关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纷称王,你知道各诸侯国称王的时间与背景吗?

    周朝推行分封制,先后分封上百诸侯国,并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用以维持统治。在周王室统治权威尚存之时,只有周天子可...

  • 周礼与中国古代社会

    周礼是指周朝的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礼乐制、国野制、工商食官等制度。井田制是西周土地制度的统称,土地的...

  • 死人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是以礼仪之邦相称,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发明了各项礼仪制度,春秋时期,孔子主张的就是礼乐教国,孔子语录...

  • 《华夏文明历史歌》(周)

    周武王伐商纣牧野大战, 纣王焚周朝立解民倒悬。 建周朝制礼乐盛世初现, 三吐哺三握发堪称美谈。 都镐京称西周诸侯分...

  • 论语成语故事47:述而不作

    【成语故事】 周朝衰,礼乐废,《诗》《书》缺。 三代礼仪及相关事迹,被孔子原汁原味保留下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

  • 孔子所好之礼

    周公旦在周朝开始时制定的礼乐制度,随着岁月这把杀猪刀,逐渐迷失在了乱世之中,变成了一具躯壳,而这种变化是阶段...

  • 哈辉与新雅乐,我的独处伴侣

    新雅乐:源于周朝的"制作礼乐,融礼、音乐、舞蹈与一体。"论语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于乐。新雅乐不是传统的古...

  • 孔老夫子的七情六欲

    说起孔子,我们都知道他是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脱胎于周朝礼乐传统,以仁、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

  • 修养是根本——论语贯通140

    在《论语》下半部开篇,就探讨先辈与现在对礼乐的态度的不同。在商的时候,礼乐教化倾向于忠,相对就野;周朝的礼乐教化则...

  • 乐器与人——《宛然如真》有感

    礼乐礼乐,指的是礼节和音乐,由百度百科所知: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周朝的礼乐制:制定礼仪传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bo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