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代替父伸冤报仇的结果

古代替父伸冤报仇的结果

作者: 东东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18-03-02 01:06 被阅读0次

去年的**案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篇古代的类似案件,大家一起看看古人是如何处理的。该案例记载于《后汉书·邓张徐张胡列传》的张敏传的部分。

案件过程

东汉章帝时期,有个人侮辱了别人的父亲(具体原因没说),受辱父亲的儿子将侮辱其父的这个人杀死了,本来按照当时东汉的法律,这个儿子是要被处死的。没想到这个事情被汉章帝知道了,汉章帝觉得有情可原,就颁下了特赦诏书,死罪就这么免了。当时的大臣根据这个案例还特意颁布了一部《轻侮法》。将这种情况的处理方式作为法律固定了下来。这个看似合乎民心的法律在汉和帝时期有人提出了反对,这个人就是时任尚书的张敏。

张敏反对的理由

张敏时任尚书,就《轻侮法》提出了反对意见,具体的理由如下:

1、先帝(指汉章帝)有过很多开恩的诏书,都没有形成法律,为什么单单形成了《轻侮法》,不可为此开特别情况。这一条在现在看来有点干巴巴的,没什么说服力,但是在当时皇帝一言九鼎的时代,这个理由还是杀伤力很大的。

2、判决生死,就像天之四时,有生有杀。如果大开宽容之门,还定为法律,容易诱导奸邪。

3、在古代(相对于东汉来说的古代),虽然春秋之义,子不为父报仇,即不能称为儿子,但是法令并没有为此开容忍之门,因为相杀之路不可开。

4、如今以儿子为父报仇,是死罪得减,容易使执法的官吏暗地操作,放纵不法。

5、《轻侮法》施行之后,相继发生了四五百个类似的案例了,这些案例很难搞明白具体原因是什么。这是增加了杀戮,将来还会增加,这样的法律难以传万代。

张敏将这几条理由上报给了皇帝,希望能将自己的奏章发给三公,廷尉讨论,进而取消《轻侮法》,但是这次上奏,皇帝没给批复。张敏没死心,再次上奏,这次把孔圣人搬出来了。

张敏认为,孔圣人造经典,皋陶造法律,都是为了禁止百姓为非作歹,但是不知道《轻侮法》禁止了什么?没有禁止轻侮,反而增加了相杀之路,还使执法官吏容忍奸枉。杀人者死,这是三代的通例(三代指的是夏商周),如今本来想使人生,反而开了杀路。

这次上书之后,汉和帝采用了张敏的建议,取消了《轻侮法》。

张敏历任尚书、司隶校尉,最后做到三公:司空。

古今或有不同,仅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古代替父伸冤报仇的结果

    去年的**案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篇古代的类似案件,大家一起看看...

  • 古代替父报仇的结果

    前段时间的**案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上产生了很大的争议。在读《后汉书》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篇古代的类似案件,大家一起...

  • 033 卧薪尝胆,因为心里存着希望

    文 / 文元 编辑 / 夜阑 《孩子爱听的100个历史故事》系列 033 卧薪尝胆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替父报仇,...

  • 2019-01-12

    《史记》2019.1.11星期五 卧薪尝胆 吴国和越国发生战争,吴国战败,夫差为了替父亲报仇,强军壮国,最终打败越...

  • 三国演义:陶谦为什么三让徐州给刘备?网友:老实人的心机不输曹操

    在《三国演义》中,陶谦的形象是老实的,也是懦弱的。 面对曹操举起【替父报仇】大旗的大军讨伐,懦弱的陶谦只能披麻戴孝...

  • 能忍者,方能成大事

    越国与吴国交战,吴国兵败。勾践是当时越国国王,而吴王夫差刚继位。为了替父报仇,夫差立志使吴强大,蓄势向越进攻。 ...

  • 管叫山河换新装

    【西皮原板】小常宝控诉了土匪罪状,字字血,声声泪,激起我仇恨满腔。普天下被压迫的人民都有一本血泪账,要报仇,要伸冤...

  • 《哈姆雷特》

    故事梗概:弟弟杀害哥哥篡夺王位,儿子替父亲报仇。 全局分为五幕,个人提炼如下提纲: 第一幕:鬼魂出场频繁,疑是国王...

  • 君九龄:落魄公主背后的四个夫君

    君九龄,落难公主,为了保护自己的亲弟弟和姐姐,违心嫁给陆云旗,行刺楚让、替父报仇失败后被自己的师傅和好姐妹救出,改...

  • 【三国】陶谦三让徐州,刘备真的不想要徐州吗?

    《三国》第十一集,曹操名为替父报仇,实则为霸占徐州,为之后立足中原,率军攻打徐州城。徐州刺史陶谦向袁绍、袁术和公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代替父伸冤报仇的结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do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