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害怕损失心理,却导致损失更多。
最近淘宝买了一套敬酒服,买回到家的当天打开就不是很喜欢,但想想退货也挺麻烦的,我也就懒得退货了。
心理学上有研究表示,失去某件东西使我们难受的程度大于我们得到这个东西获得快乐的两倍。这一现象被称为“损失厌恶“。
人们厌恶失去属于自己的东西,哪怕那个东西原先也不属于他。
比如,朋友给你一个苹果,你应该会觉的很高兴吧。但是,现在朋友先给你一个苹果,然后再让你拿回来一个,你是什么感受呢?
第二种情况下,很多人感受并不是原先的开心啦。
这两种场景情况,结果是一样,都是额外得到一个苹果。但是在第二种情况中,先得到两个,后又损失一个。这就严重拉低了我们获得一个苹果的幸福感。
二、精明的商家是利用“损失厌恶”心理的高手。
特别女生都喜欢买买买,特别搞活动的时候,觉的便宜,以后可能会用到,就买了,结果可能就用个1-2次就闲置了,不买又好像亏了,不甘心。
淘宝商家大部分都会提供7天无理由退货。
很多人也和我一样,买回来的东西,情感上就觉的已经是自己的了,加上退货的麻烦,还要掏运费,就更加不会随便去退货了。
还有司空见惯的,就是优惠券。很多商家都会向消费者发放限时促销的优惠券,比如满多少包邮,满多少优惠多少。作为普通大众,消费者一枚的我,也经常深陷其中。
比如,领了一张10元优惠券,如果快到截止期限了,虽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急需想要买的东西,但是好像不花掉,浪费一般,有一种损失厌恶心理。然后买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
三、主动利用“损失厌恶”心理,达成我们的目标。
除了被精明的商家利用这种“损失厌恶”心理。
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可以主动利用这种“损失厌恶”心理,从而解决,解决身边很多的困难和难题。
比如,我之前参加的动手返现写作训练营,学费是399元一期,14天。如果14天当中每天能够按照要求完成当天的写作要求并打卡。
14天后,主办方将退回其中的200元学费。相当于你参加一期活动仅需要199元,这对于大部分想要学习,成长的人,学费都是能接受的。
但是一旦参加训练营后,想到如果今天不写,自己的200块就没了,厌恶这种心理的人,就会逼着自己去完成当天的任务。
而如果这个训练营,一开始就制定收费199元,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肯能当天工作太繁忙,加班了,身体不适,有可能就放弃坚持了。因为199元早就花出去了。没有额外的损失厌恶了。
所以,前一种方案设置相对于后一种更有激励效果,看我们活动成果也可以看出来。打卡完成率非常高。
所以,如果是你想要开办训练营,或者组织一个活动,也可以参考这种,参加活动后,返还一部分费用的模式。
所以,“损失厌恶”心理并不可怕。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去识别它,并掌控它,积极有效的利用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