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杨绛传》,
杨绛先生发自内心的喜欢文学、喜欢文字,
我呢?
第一次认真写作始于写日记,
小学时候开始学习用文字记事,
哪怕两三句都要写一下。
这个习惯养成之后持续了好多年,
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
我更多都是记录身边的琐事和心里的想法,
没有考虑文笔、文字风格,
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功能就是自我对话和自我探索吧。
借由文字将自己与自我拉开一段距离,
以便更好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我的日记式写作也随着互联网的更新与升级,
由纸变成了互联网上的各种APP,
从QQ空间到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朋友圈和简书,
目前简书也写到93万字了,
我这样类似地絮絮叨叨也超百万了吧。
这里是我2016年9月开始写的,
那时正是生完老大的两个多月,
我还是产假中,
放弃了在QQ空间、微博等有很多认识我的人的地方,
转到一个新的地方书写,
是为了有个可以随意倾吐自己想法和情绪的地方,
会觉得自在。
觉得写得还不错的我就会搬到2017年9月新注册的微信公众号上,
一直也没有什么爆款的文章,
从来没有过1万+,
最多也有1000左右吧,
我不是学文学的,
虽然爱看书,
但的确看书的类别也是有限的,
更多着重于思想的觉知与觉醒上,
对于文笔我没有过多的追求。
也是一直这样自我反思、反省,
文字成为中间的媒介,
我的情绪与想法的确越来越少。
没有像之前那样有那么多的情绪、痛苦,
现在的文字表达欲望似乎不再那么强烈,
之前给自己定的100万+的文字反而有点负担感,
或许现在也正是需要重新思考的,
现在为什么而写呢?
我读了杨绛先生的文字,
真的很喜欢。
我很向往这样的笔触,
很向往这样朴实但沁人心脾的文字。
我是有个作家梦的,
不寄希望于成为一个畅享小说家,
但至少是写出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字。
从哪里入手呢?
或许还是从读与写执着,
以前注意力在自己的觉醒上、自我对话上,
如今需要把注意力再次聚焦“唤醒”与“共振”上,
当再次聚焦,
文字力就会有不同吧。
在这个层面,
我把杨绛先生当作我的榜样。
感恩日记
1.感恩遇见杨绛先生的文字,感恩遇见她的自传,我喜欢她散发出的才气,更喜欢她灵魂的香气;
2.感恩我一次次地觉醒,感恩上天对我的厚爱;
3.感恩生命之流,我在顺其之流;
4.感恩所有的发生,祝福一切的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