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语言是变化发展的。
这里所说的变化是指依照自然规律的变化,而不包含人为的硬性干预。
相比起口语,文字有其固定的样式,加上有纸作为载体,所以流传下来不容易发生变化或变化的幅度很小。而由于留声机19世纪才被发明,因此在那之前,我们不能确切知道我们的先辈是怎样说话的。口语,即便是同一种语言,每代传递都会发生少许变化;再加上每个时期都有其他并存语言相互影响,因此人的说话方式就这样在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的过程中,细微变化逐渐叠加,造成了现代人说话和古代人说话有一定的分别。
但是,有些语言在传承的过程中变化较小,而另外一些则变化较大;有些语言存在的历史较为长远,而另外一些则相对较短。因此一些语言相比起另外一些会更好地保留了古代语言的特点。
粤语就是对古汉语继承得比较好的语言。
下面会将粤语和大家熟悉的普通话作对比,这样可以更加直观增强大家的认识。在这里再重申一次,本文只作客观探讨,不牵涉任何政治或地方主义色彩。我本人的立场是支持推广普通话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推行一种官方语言,能更方便不同地域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人们的凝聚力。而在这个大前提下,发展特色地方语言,能营造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助于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粤语作为一种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语言,更应该加以推广和保留。我也支持其他地方语言的朋友推介自己的母语。爱护自己的母语本应该是每个人都需要有的情怀。只因本人的母语是粤语,所以此文仅讨论粤语,就是那么简单。
我们回到粤语和普通话的比较。
当你读古代诗词时,尤其是唐诗宋词及其以前的作品,你会发现大部分用粤语读都是押韵的,而用普通话读却不押韵。
例如先秦《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粤语“鸠”、“洲”、“逑”同押[au]韵,而普通话“洲”字与另外两个字韵母不同。
又如唐·白居易《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用粤语读“流”和“楼”[lau4]都是同音,用普通话读两字不押韵。
又如唐·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粤语“鹅”、“歌”、“波”都是押[o]韵,而普通话“鹅”与“歌”韵母是e,而“波”字韵母是o。
又如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粤语中“亲”和“人”都是押[an]韵,而普通话中“亲”与“人”前者读qīn,后者是rén,两者发音相差较远。
再如宋·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普通话的“翁”字发wēng音,与“空kōng”、“同tóng”的韵脚均不同;而粤语中这三个字的韵脚都是[ung]。
再如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普通话中“深”、“阴”、“寻”三个字的韵脚相差较远,但若用粤语去读的话,三个字都是押[um]韵。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粤语在古诗词中的押韵现象几乎是压倒性的。
这里可能会有人反驳。如李白最最著名且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韵脚“光”、“霜”、“乡”,普通话同押ang韵,粤语的“光”字与后面两个字却不押韵。
又如另一首同样家喻户晓的唐诗,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普通话“午”、“土”、“苦”不仅韵母u一样,声调还都是第三声,用粤语读这三个字都不同韵。
这个也是事实。
我上面说的原话是,“大部分”古诗歌用粤语读都是押韵的,而不是全部。
实际上这两个例子也只是恰巧与普通话相近,因为唐朝时还没有普通话。现代普通话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平之后,以当时的北京官话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所以直到明清小说的诗词,普通话押韵的情况才慢慢多了起来。在这之前粤语的参考意义会更大。
若是李白从唐朝穿越到现在,他听人说粤语的话大概可以听懂百分之六七十,而听普通话的话可能就没能听懂几句。
其实古时候文字的读音,既不完全是粤语今天的发音,也不是普通话的发音。只是大部分会更倾向于与粤语读音相似,而另一小部分与粤语读音不像;这一小部分当中再有一部分会与普通话相近,所以用今天的普通话读来也刚好押韵而已。
而还有一小部分与粤语、普通话发音都不相近。
那这部分的发音会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我们不能听到古时候人们怎么说话,但可以通过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字略窥一二,按组句规则为基准,以现在的语言为切入点,去推测当时的语言会接近什么样的发音。
例如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韵脚是“者”和“下”,你会发现用粤语或普通话读都不押韵。但是若用现代的潮汕话读,两个字元音相同,都是发[iɑ]的音。
潮汕话和粤语同属广东的三大语系其二,也同属古老的语言。其实通过潮汕话去研究古汉语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就如上文也说过,不同母语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和情感,地方文化承载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劳动和心血结晶,逐代苦苦相传,才能来到今天,都值得尊重,都应该传承。而粤语在世界范围内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因为自古以来广州这个城市都地处重要位置。而从上面以及其他很多例子来看,相较潮汕话,粤语在古诗词中的押韵现象会出现得更多。
再看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衣”字和“归”字,用普通话、粤语、潮汕话读都不押韵。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奇怪,两个字现代发音相差那么远,古时候竟然会是同一个元音,很难想象得到。
这时候我们还可以尝试把眼界放远一点,例如看看我们的邻家岛国。
众所周知,日语受唐朝时期的汉语影响非常大,包括现在的平假名、片假名和日语汉字在内,都是那个时候从唐朝传到日本的。日本地处岛国,古代交通没那么发达,地缘政治上比较稳定,除了内斗之外很少有外族入侵的历史,所以日语文字发音的历史变迁相对比较平稳。因此在现代日语基础上研究古汉语的读音,还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衣”、“归”这两个字,日语中的音读分别为[i:]、[ki:],同押[i:]韵,其中“衣”字和现代普通话、粤语发音都比较相像。由此可以尝试推断,古时候汉语的“归”字,应该贴近于现在日语音读的发音,所以才会和“衣“字押韵。这并不是就单例而作纯粹的简单推测,更多的例证我们可以在其他古诗找到,例如“飞”、“悲”、“机”、“依”、“为”、“宜”、“围”,这几个现代日语音读同一元音的字,在其他很多古诗中都是作相同韵脚,大家可以去翻翻汉乐府、唐诗宋词,甚至是三字经等文献。
但是,我并不是推崇大家舍本逐末把日语抬高,而忽略我们自身的文化语言精粹。真正用于切入及对照的,还应该是我们本国的语言。日本当时学习大唐王朝的语言和文字,并不是照搬照套,而是带回日本之后,经过自己加工,从而融入本来的土语中。所以日语无论从读音上、字形上、语法上,与汉语还是有不少差距。但是另一方面,学习日语对认识古汉语确实有参考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一下,我们的岛国朋友对本来属于我们的东西保存得比我们自己还要完整,我们是不是也需要加以重视了?
除了押韵,诗词韵律也能体现出粤语与古汉语发音的相近性,主要体现在“平仄”上。
诗词讲究平仄,尤其是格律诗,特别中间四句,限制严格,上下句要平仄相对,且上句以仄声结尾。
所谓的平仄,理解起来也很简单,指的是平声和仄声两种声调。汉语(包括古汉语)有四大类别的声调:平、上、去、入。平声以外的后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如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分别为: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所以以普通话判别平仄,按一般经验,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这有一定的道理,在很多场合里是正确的。
但是会有例外情况。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字面上是工整的对仗,词义及结构对得恰到好处。
但如果用普通话读,你会发现声调对得不完全工整。“合”字为第二声,用作首句结尾,本已不符合对仗规则;加上对应的字眼上,“村”字与“郭”字都是第一声,“合”字和“斜”字都是第二声,平仄也不相对。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如上面所说,汉语尤其是古汉语还有入声这种声调,而现代普通话里已没有了入声。入声是短促的收尾,有点类似英语里的闭音节以及日语里的促音。粤语中还保留着古汉语的入声,就是以[k]、[t]、[p]三个发音部位不同的清塞音结尾的字音,当然实际发音会把尾音止住不发出来,例如乐[lok9]、七[tsat7]、呷[haap8]。
入声藉其短促收音,在诗词中能营造出一种萧瑟冷落的氛围。如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绝”、“灭”、“雪”都是押入声韵,用粤语读的话,一种大地苍茫、天地间只一孤舟的萧索情景如在眼前。
入声一发而止,有余音不绝之感,又能表达一种慷慨激昂的磅礴气势。如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通篇都是押入声韵。普通话很难表现出这种掷地有声的气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用粤语朗读一下全词,感受一下岳飞壮烈的英雄气概。
有了入声的初步印象,我们回到上面的讨论。“平声以外的其他声调,统称为仄声”,按照这个定义,入声也属于仄声。
若用粤语来读上面《过故人庄》的诗句,“合”字[haap9]是阳入声,属仄声,可作为首句结尾,且与下句“斜[tse4]”阳平声相对;“郭”字[gwok8]是中入声,属仄声,与上句“村[tsyn1]”阴平声相对。所以整句诗的声调为“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符合格律规则。
古时候的声调,基本上和现代粤语一致。
所以,想学习古诗词的小伙伴,尤其是中文系的童鞋,研究诗词韵律是绕不开的课题,学习粤语将是很有帮助的一条捷径。
判别粤语中字音的平仄也是学问。粤语有九声之多,声调比普通话要复杂,记声调本身也花气力。但有位教授归纳过一个通俗简便方法。二胡中有两条弦,空弦时候的音高是do(低)和so(高)。粤语中字音若与这两条弦的音高相同,即与do、so相同,除了短促收尾之外的,就是平声,反之则为仄声。do音是粤语的第四声“阳平”声(例如“时”),so音则是粤语的第一声“阴平”声(例如“诗”)。粤语只有这两种声为平声,其他发音,包括所有短促收尾的字音,均为仄声。当然,这只是初步的介绍,若是想真正融贯通,还是要深入学习一下粤语。
粤语对学习古诗词确实有很大作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诗词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可有可无,不足为意,觉得不需要了解那么多。但事实上现实中有样东西也会牵涉到平仄,而且与相当一部分人日常生活相关。
那就是对联。
祠堂、村口、办公室、门口,甚至家里,到处可见对联的身影,一副好的对联足以彰显自己高大上的内涵品位。
对联和律诗的对仗规则差不多,音韵、字数、词性都有严格要求。但对联是张贴出来的,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与古时候中国书写习惯一致),是否规范、有无贴错都会一览无遗。贴错了而不自知,没有展现吉祥语气是一回事,被人看着笑话也不好。所以,检视自己的对联是否标准,左右有否错置,最直观的是在音韵平仄上,粤语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
金瓶梅第六十九回上有这样的情节,西门庆到王招宣府内找林太太偷情,看见节义堂上有句对联:“传家节操同松竹,报国勋功并斗山。”
这句对联中,“竹zhú”字在普通话里显然是平声,对联上联要求以仄声结尾,用普通话读的话,这副对联不成立。
而在粤语中,“竹[dzuk7]”字属阴入声,应该归入仄声,上仄下平,这副对联确实是正确的。
表明至少在明朝时期,入声仍然存在。我们在其他留传至今的明清小说上也能找到印证。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罗马拼音记录了当时的官话,就有关于入声的记载。
所以,入声是汉语言的财富,应该加以保存,尤其是拥有入声的粤语。
粤语,是联系现代和老祖宗文化的一条重要的桥梁。明古而知今。你可以不去研究,但对于这样一个完好传承了老祖宗丰富文化精粹的遗产,是应该心存敬畏,小心翼翼保护它。
粤语只是一个载体,关键是上面承载着的中华民族宝贵的智慧、心血、文化、变迁,以及一代代延续下来的人的感情、情怀。而这些东西,都是无价的财富。
推广普通话是必要的,而地方语言同样精彩。传承粤语与推广普通话之间并不矛盾。
我也觉得宣扬大家集体去学习粤语不太现实。
但至少,
粤语有存在的必要,值得好好爱惜。
备注:以上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不经作者同意转载为己用属侵权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