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们一家人正在家里吃饭。突然,对门的叔叔阿姨怒气冲冲地来到了我们家。
虽然是对门,但是因为之前发生过矛盾,他们一向和我们不和,我们之间已经有三四年没有任何交集了。
今天,来到我们家,而且还怒气冲冲,到底怎么回事?
看到我们一家人都在,对门阿姨大骂起来:“你们教育的是什么孩子?把卫生巾扔到人家院子里?怎么不扔到供奉神仙的桌子上呢?一家子还都是老师呢……”
我们都疑惑了:卫生巾?她家院子?
不可能啊,不要说我们最近没用。就是用,也会随时扔到厕所里的,哪有这样的事?
但是看到她那么理直气壮,于是跟着他们进到了她家院子。
只见院子中间,一块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尿不湿躺在那里,是家里二宝用的。
我弯腰捡起了纸尿裤,回到家里把尿裤扔到了垃圾桶里。
对门的叔叔阿姨一直都在大骂,话语极其难听……
“小孩子都是大人挑唆的?”
“还是老师呢!怎么管教孩子哩!”
“你们就作吧!”
“你们敢把纸尿裤放在你们家里的桌上?”
……
听到这些话语实在是难受,真想顶他们两句,但想想,确实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对,也不敢再说话。
老公则拍着胸脯,又是承诺,又是道歉……
01
其实如果换别的邻居,如果是小孩子淘气,他们肯定会谅解的,谁家还没有孩子?谁家孩子小时候还没做过那些令人尴尬的事情?
但是如果两家有过冲突,那么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回到四年前:
对门家的儿子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但不知什么原因,在同龄中的人缘特别不好。
别人说,他蛮不讲理,而且总是见不了别人好。看到别人不顺眼的,总是暗暗地下手。时间一长,好多人都不愿理他。
有一次妹妹才买的新车,停在家门口。儿子非说我们占了他家的路!
这有点莫名其妙了?路本来就不是大家共有的,岂有你们的路和我们的路之分呢?我们知道他的为人就没有再理他。
但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他带着自家孩子,往我们的车上扔石头。
新车哇!被砸了好几个窟窿!
当时谁也不在场,在家里,我们只听见外面有“咚咚”的声音,就像下冰雹一样,等出去一看,看到对门家的儿子带着他自己的小孩子,拿着石子朝我们的车上扔。
看到这个情形,妹夫一下子忍受不了,当场就开始理论。没想到事情已经摆在眼前,他还不肯承认,还无理取闹。就这样,两个小伙子扭打在一起……
因为这事,我们两家之后,再也没有说过话……
02
当时,家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在场,尤其是妹妹的孩子多多,那会儿他才六岁。
他亲眼所见自己家的新车,突然间变成了那个样子;
他亲眼所见,爸爸和对门的叔叔在一起撕打;
他亲眼所见,妈妈和对门阿姨,奶奶破口大骂。
再之后就听他有意无意说,对门家是我们家的仇人。
大人知道他所经历的,没有多说什么。
也许,这种沉默造成了对他行为和思想的默认。
终于,发生了今天的事情……
看到对门开着门,多多想起了对门家的做法,看到垃圾桶里有纸尿裤,便突发奇想,要把纸尿裤扔进去。
没想到,被对门撞了个正着。
03
不能不说,大人发生矛盾事小,但对孩子的影响却事大。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不完善,容易导致以下情形:
1.敏感,多疑,分不清自我
他们会时刻地在怀疑自己,是这样吗?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呢?
很多“你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你有什么能耐?”彼此间的互相贬低,谩骂的话语,让本来正是自我意识形成期的孩子,变得敏感,多疑,不自信。
2.易怒,易暴躁
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着孩子。别看只是父母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孩子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观察者,他会把身边人的所有的举动去实践。
所以,摔东西,打人,骂人,他全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当下。
怎么办呢?
一、吵架等负面的事情最好不让孩子看见,即使无奈看见,也要及时解决,绝不能坐视不管。
二、不该把矛盾的心情传递给孩子。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一定及时安抚,不应该让孩子有怨恨的心理。
就像妹妹家的多多经历的。作为家长,当时在事情发生时,我们应该及时安抚孩子,将其产生的怨恨情绪消灭至萌芽状态。这样,就不至于有今天的怀恨在心的举动!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课程,正是这样,孩子们才在其中体验,成长,成熟,由开始的无知懵懂到后来的明理懂事,由开始的青涩枯燥到长大后的轻盈灵动!
让我们肯定,接纳孩子,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言行影响孩子,跟孩子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