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信说:“你要,我们不管,但我不要。这粗制滥造的东西就不能拿到学校来,作为学校领导就应该对学生负责,不能乱七八糟的玩意都拿过来坑害学生!‘’
张军说:“也不全都是坏书,不能一竿子打死,用处总比坏处多。俗语‘开卷有益‘学生看了还是会有收获的。再就是,学校收下这些书就有收下的道理,我们作为被领导者就应该服从领导的安排,切不可自以为是。还有,你们班学生的成绩好,可以不要。而我得要,我们班学生成绩太差,经常被人耻笑,正需要这些东西补充一下营养。学生学的多了,看的多了就能追上好班级的成绩,免得再被人轻视!”
张军的话不友好,话中带刺,老师们听后个个面面相觑。宗信更是愕然,他怔怔地看了张军一会儿,总感觉张军好像是冲自己来的,因为什么,他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他不明白自己哪里得罪了张军。
再说张军,他说完瞄了一眼老师们,又接着说:“我们班成绩差,纪律也不好,的确不如三一班,该是我加把劲的时候了。”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快速清点课外书与考卷,他要留够自己班级所用,别人要不要他不管,老师们会有什么感受更不问。
宗信还在回想着张军的话。他在办公室里转了两圈儿突然想起来了,是自己在老师们闲谈时说的话刺激了张军。那应该是一个月以前的事儿。这天老师们在评价三年级五个班各班的情况时宗信说说过三二班纪律不好学生成绩也差劲的话。可那是闲谈莫论,只是评价学生,并没有针对哪个老师呀,结果张军吃味了,记在了心里。怪不得他说与黄燕调班让黄燕来代三年级。原来是自己说的话伤了张军的自尊心,他记仇了,真是小家子气。教师之间谈论学生好坏本来是很正常的事,千不该万不该记在心里。
宗信想,既然找到问题的症结了那就把话说开吧。
宗信笑眯眯地走到张军面前说:‘’张老师,请你多多包涵,是我说话太不讲分寸,把话说重了,不该褒贬三二班的学生不好,伤了你的自尊。可有一样,我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我们共事好几年了,我的人性你是了解的,我从来就是有话直说,不拐弯抹角,有时把话说得过重,自己倒不感觉有什么不妥,可别人吃不消。我向你道歉了,对不起!‘’
宗信诚恳地向张军道歉,张军反而倒感觉浑身不自在了。他一脸尴尬,样子很不得劲,他反复搓着手,说:“哪里哪里,我没计较你。是我不对,不该话说刺激你。别生气!”
宗信笑了笑说:“我不生气,把话说开了比闷在心里强,处同事就应该敞开胸怀。”
张军说:“宗老师,我说要这些学习材料也并不完全为了赌气,这背后还隐藏着重要原因你们不知道。这些材料是有来头的,它们都是孙乡长内弟的印刷厂搞的东西。孙乡长分管教育,是他出面把这些东西强自压给教委办。教委办没办法再强行压给各学校。这些东西不光我们小学有,中学也有。你说不要就不要吗?你退给谁去?是退给学校还是退给教委办?”
老师们听了张军的话感觉事情并不简单,也觉得有些难为情。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只有宗信坚持说:“我不要。别说是乡长的面子,就是县长的面子也不能要,因为这东西对学生有害。我们当老师的就应该对自己的学生负责,不能跟着某些人一起祸害学生!”
宗信这话说得有些过头,他这人就是这脾气,永远学不会圆滑。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山难移性难改‘’吧?只要是他认准的理儿八匹大马也拉不回头。
这不,他要找校长说道说道去,问校长是谁留下的这些破烂东西。
宗信来到校长室见了校长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看法想法说给了校长。
刘校长听后笑了笑,批评宗信说:“宗老师,全校就数你的事多,叫你发你就发,问那么多干嘛?要知道,我们也有苦衷。‘’
宗信说:“你们有苦衷是你们的事,不能因为你们有苦衷就去祸害孩子。这东西就是不能要,错误百出。小学生缺乏判断能力,对错分辨不清,你向他传授正确的他就接受正确的,你向他传授错误的他就接受错误的,这是有责任的!”
刘校长说:“难道我不是教师?我就不知道这道理?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语文试题上不是经常出现改错题吗?你就让他们一边读一边改错不也是挺好吗?”
‘’那是两码事!试题上让学生改错,那是有意出的错题,学生知道,而这是在读书,是在学习,学生并不知道这里面有错,只认为是正确的,他们就会机械地接受!‘’宗信说。
刘强接过话头说:“你不会告诉学生文章里有错误读的时候注意找出来吗?‘’
宗信说:“这书不要钱吗?就是不要钱也不能读有错误的书。学校向学生散发没有质量保证的东西,学生会怎么想?家长会怎么想?人家就认为学校在坑孩子们的钱,拿人家做冤大头!‘’
刘主任一时语塞。
刘校长问宗信:“你说怎么办?退给教委去,还是全部留给学校?宗老师,这本来是小事一桩,何必小题大做自找麻烦?赶快回去吧,把东西发下去,责任我来负,找不到你们。不过,你的意见我可以向教委反映,以后就不要再收这没有价值的东西了。但这回的资料不能退,钱还是照收不误。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去吧!”
宗信沉默了,他摇了摇头走出校长办公室。
校长发话了,老师们只能照办,很快所有资料都发给了学生。宗信没办法,也只好照发不误。不过他没有逼迫学生两天必须把钱交齐,他感觉心中有愧,认为没理由要学生的钱。
到了第三天,其他班级收齐了钱交给了刘强,而宗信没交。他没有把钱收上来,因为他一直没有催逼学生拿钱。他感觉良心上过不去,觉得逼学生拿钱对不住学生。只好是谁愿意拿就拿,不愿意拿就散。好在孩子们都很自觉,到了第五天就把钱交齐了,第六天宗信才把钱交上,惹得校长与刘强好几天不高兴。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