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王丽娟,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话题是《当我们和父母产生分歧》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段话如果在现在,就会引起很多争议,很多人也许不同意孔子的这个观点。
“几”,是微小的,一点点的。
“事父母几谏,”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父母如果做错了事,不要正面跟他们杠,不要直接批评他们,这是不孝,要轻微婉转的提醒父母,悄悄的跟他们讲。
第二种解释是,当发现父母犯了一个很小的错误时,去制止他,会比较容易。
樊登老师个人觉得第二种解释在操作层面上有困难,因为我们认识父母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他最初范小错误的时候,可能是在很早很早之前,你已经来不及干预了。
我更同意第一种解释,我们要用委婉的方式给父母提意见。
父母可能不听,他们很执拗,请问诸位读者,你们有成功地改变过自己的父母吗?很难,那怎么办?
孔子接下来又说“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你还是得按照父母能够接受的方法来,就算他们做错了事,也要尽量的配合他们,劳而不怨,比如,年轻人提醒父母不要做什么,,但父母非要做,你免不了要辛苦付出,奔波,为其善后,当你疲惫焦躁的时候,想到自己之前明明提醒过他们,就容易嗯不住火气,此时,孔子说:“劳而不怨,”不要抱怨父母,这种抱怨是给老人家学上加霜,让他们更加自责,更加难过。
这个道理其实挺有实用性的,在心里学上也得到了验证,有一本书叫《爱的序位》讲到家庭的秩序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西方的心里学家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家庭秩序不能打乱,一旦被打乱,整个家庭会变得不幸,假如我们人到中年,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后,就敢对父母乎来喝去,把父母当成孩子一样教训,父母就会越来越不讲理,因为我们担任了父母的角色时,父母就自然会充当孩子的角色,像孩子一样胡闹,他们在孩子这里找到了久违的父爱和母爱。
有一句话在家庭治疗中经常被用到,孩子要对父女讲“你是大的,我是小的,”小的应该向大的撒娇,而不是大的向小的撒娇,孩子可以偶尔做一些任性,幼稚的事情,但是父母是大人,要有父母的威信,要保持父母的尊严,我们不能将父母当做小孩子去控制和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