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小群体的积极功能,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这样的一个小群体的人员配置也就非常重要了,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对学生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再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比较理想的人数安排是四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刚好在上课的时候不需要走动,转身就可以开展活动。四人小组在展示分享的时候也可以让更多的组员参与进来,可以避免小组人数太多而导致的个别组员开展活动时懈怠。最为理想的是36个学生人数左右的班级,刚好分成9个小组,桌子可以围在一起,相对而坐,侧身对着讲台,三行三列,给老师和学生都预留了更大的空间。
那么,在分组的前期需要做哪些工作呢?如何进行分组会更加合理,并且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更大化呢?
我认为,学习小组的人员分配还是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的:
一、学业水平均衡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完成一些特定的学习任务,组员之间也需要相互帮助,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在进行学习小组分配的时候,就需要考虑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业水平均衡问题了。
一般在进行分组之前我会找到前一学期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然后再进行一次摸底测试,结合两次的成绩,把全部学生分成优良中差四个层次,为后面的分组做好准备。在正式分组的时候,需要从优良中差四个层次中,各挑选一个孩子组成一个小组。
二、男女生搭配原则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从心理层面来说,小孩子也一样,在异性同学面前表现欲会更强些。从孩子的生理发育来说,男女生的思维发展也会有所不同,男孩思维活跃,但是浮躁,女孩的思维会稍微滞后,但心思更缜密;男孩空间想象能力更强些,女孩则在计算能力方面会更强些。如果我们在小组分配的时候善于利用男女生的差异,在平时注重指导孩子如何处理好男女生关系,在小组分配的时候尽量做到男女均衡,将会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大大提高效率。
三、性格搭配原则
分配学习小组我一般会在两个星期之后,为什么呢?除了做好前期按学业成绩分层之外,我还需要利用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观察,观察哪些孩子比较活跃的,哪些孩子比较沉闷的,哪些孩子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哪些孩子不善言辞的,哪些孩子纪律性比较好的,哪些孩子坐不住的……也就是对孩子的性格有个大致的了解,动静结合,如此,才可以避免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要么停不下来,要么死气沉沉。
四、人际关系和谐原则
“强扭的瓜不甜”,在小组人员分配的时候还要考虑学生的人际关系,切忌将有矛盾或者性格相克的学生强行捏合在一起,不然这个小组的活动是开展不起来的。在保证纪律、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让关系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起,或者可以让他们自己找组员。
无论如何,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始,一定要慎重考虑,认真斟酌,可以尝试一段时间后再作简单的微调,最终形成固定一个学期的学习小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