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夏生花
疫情后第一次出门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
自那天起,留在深圳过年的我除了四五天至小区大门口取线上订购的菜与生活用品外,几乎无外出。由刚开始的些许不习惯,至一周后意识到这会是一个长久之战,于是与家人一起制订了在家的一些每日计划安排,倒也过得充实自在。
转眼已是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疫情在党中央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深圳各个公园陆续开放。
周日,决定同家人一起出外呼吸树木青草香。戴上口罩,备好一些食品,前往位于坪山的马峦山郊野公园登山戏水。
山脚下,有工作人员在管控车辆,有工作人员在测试体温。户外运动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们配合着工作人员。看着他们,我有特别多的感慨!
此刻的我,无比赞叹疫情期间工作在一线人员的伟大;无比歌颂祖国的强大;社会的和谐;国人的团结。很大一大部分登山者都是来自家庭,都说疫情是面镜子,照出了人心,照明了面容。我想说,疫情也让人们驻足步伐,品味大自然之花香,之草味。
那是一条沿着瀑布溪水蜿蜒而上的山道,途中有多道瀑布景观,让人感觉十分惬意美丽,其中在有些比较安全平坦的半山腰还可以嬉水停留。那些石头常年经雨水/瀑布的冲洗,已变得干净光滑,让已攀爬了一路有些许累的登山者们忍不住坐下歇息。有些人光着脚丫,有些孩子因嬉水湿了衣物,光着小屁股玩儿。
我一路气喘吁吁,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择了一逸静处,歇下喝水,拿出我们备好的旅行茶具,以及充饥食物,坐在山泉水流过的岩石上,感受着大地山川之美妙,吸收着天地之精华。泉水叮咚,知了声,声声入耳。我们歇息的地方,正好在一小潭边儿,后来惊奇地发现,小谭里边儿有四五条小娃娃鱼。
娃娃鱼,中文学名:中国大鲵,是两栖纲、隐鳃鲵科的一种两栖动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国特产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俗称“娃娃鱼”。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之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但它并非鱼类,而是体形最大的一种两栖动物,体长一般为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为20-25千克,最大的达50千克。体色随栖居环境色彩而有差异,背面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或灰白色。
湍急小瀑布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有时也在岸上树根系间或倒伏的树干上活动,并选择有回流的滩口处的洞穴内栖息。
不愧是东部郊野公园,这片山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才让我们荣幸地见到了它们。小潭岩洞上方,还有许多禾雀花,这是我第一次认识禾雀花,它们依藤而生,因形酷似禾雀而得名,每年只在三、四月间开放。它们花瓣卷拢,花体通透玲珑,有点淡绿,又有点柠檬黄,清黄饱满,簇拥一团,宛如新鲜百合花瓣。听说后期会再变为粉红色和橙红色,不过我还没见过,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呈现了。
禾雀花到山间小溪流水处,又怎会放过光脚下水亲吻岩石的机会呢。于是,我脱掉了鞋袜。踩在一处经岩石流过的溪水之上,好清凉舒适,岩石上有些许苔藓,我小心翼翼地走着,一旁的小树枝上还搭着一张蜘蛛网。突然一只蜜蜂停在我脚上,我脚一抬,脚下一个打滑,一屁股跌坐下来,好不生疼,给我此次踏青留下了不一样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