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之死

作者: 清风2017 | 来源:发表于2019-06-22 21:06 被阅读6次

范晔之死

范晔,南朝杰出史学家,是和司马迁、班固同列的人物,因写下《后汉书》这样的历史巨著,而名垂青史。然其参与更立彭城王刘义康的弑君之谋,事败被诛,颇为后世所讥。

范晔字蔚宗,河南顺阳人,出身于东晋门阀世家。父名范泰,为晋车骑将军。范晔为其母如厕所产,额头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名。因为庶出,范晔在家中地位较低,小时即过继给堂伯范弘。

范晔从小好学,博涉经史,善作文、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刘裕称帝后征招入仕,后文帝刘义隆赏其才华,委以扬州长史的重任,辅助次子扬州刺史始兴王浚。其时浚尚年幼,州事一切,悉委范晔。后擢迁至左卫将军,兼太子詹事,与右卫将军沈演之分掌禁旅,同参机密。

范晔职居要位,更应忠心侍主,谨慎处事,以期护己保身,庇佑家族。然而范晔操守不稳,交游不慎,遇上“丧门星”——散骑员外侍郎孔熙先。孔熙先的父亲叫孔默之,为广州刺史时因贪赃获罪下狱,被彭城王刘义康所救而赦免。后来刘义康因权重被文帝猜忌,黜为江州刺史。孔熙先感义康救父之恩,密怀报效,立下更立彭城王的阴谋。

孔熙先要图谋大事,孤掌难鸣,必然要拉拢朝中大员。他目光一扫,看中了范晔这个自命不凡的左卫将军,——范晔自谓才未尽用,乃至心有怨望,容易搞定。然范晔恃才傲物,一向看不起孔熙先这个散骑侍郎。孔熙先便厚礼交结范晔的外甥谢综,“曲线行动”,谢综为太子中书舍人,与范晔同朝为官,自然引荐孔熙先。孔熙先也是博学之人,在范晔面前谈古说今,极力表现,更重要的是,范晔喜欢摴蒲(古代的赌博游戏),孔熙先便凭借其父在广州为官积聚的财富,大肆输钱给他,——孔氏大概是后世赌博行贿的祖师爷。范晔赏其才学,又贪其钱财,日复一日,遂视为“莫逆”。

孔熙先屡次以言语试探,说:“彭城王英明聪慧,神人所归。现远徙僻壤,兆民共愤。熙先受先君遗命,愿为彭城王效死图恩,如果顺天应人,密结英豪,里应外合,诛异己,奉明主,号令天下,谁敢不从?”范晔惊愕之余,不为所动。孔熙先又说:“公没有看到刘领军的事吗?(指刘湛,不久前被文帝所诛。)挟权千日,碎首一朝。万一祸及,悔之晚矣。不如乘势建功,转危为安,岂不善哉!”范晔沉吟不决。孔熙先虽然是个失败者,就说辩而言,他绝对是一流的。他继续说道:“公累世通显,然不得联姻帝家。人以犬豕相待,而公尚欲为之死!”这句话激起了范晔的怨恨。原来,由于范晔“素无行检,少负瑕衅”,文帝对其品行有所不满,不与范晔联姻,范晔引为耻辱。就这样,说辩家孔熙先击中了范晔的要害,成功拉其入伙。

范晔策反,谢综自不在话下,他们还拉拢了其他多人,其中有中护军徐湛之,是刘义康的亲党。在联络行动中,重要的来往文书都出自范晔之手。

 某日,衡阳王义季等出镇外州,文帝设宴武帐岗,亲往送行。孔熙先他们决定此日行动,由范晔执行弑君任务。然而,范晔毕竟文人,到了指定时刻,居然心生怯意,始终未敢动手。徐湛之是个精明人,一看情势不对,立即转向,告发弑君阴谋!孔熙先谋反集团遂遭覆灭,范晔弃首市曹,年仅四十八岁。

范晔以绝世才学,弑君谋反,招致杀身灭门之祸,让人扼腕叹息之余,不免恨其愚蠢。范晔有才,然无功业可乘,官至太子詹事,位非不隆,宋文帝实待其不薄。且其自身行为佻达,广置伎妾,一向为士林所鄙。礼部尚书何尚之曾参谏文帝道:“范晔志趣异常,不应赋予如此重任。不如外放广州刺史,免生事端。”文帝没有采纳,可见他对范晔还是信任的。实际上宋文帝绝非一位庸主,在位时实行劝学、兴农、招贤等一系列措施,生产、文化得到发展繁荣,社会稳定,开创了东晋和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一个时代,史称“元嘉之治”,他也是南朝在位最久的一位皇帝。宋文帝对彭城王刘义康,早已有了戒心,不久前诛杀的刘湛和刘斌就是刘义康的得力干将。

范晔所要拥立的彭城王刘义康,也不见得能对范晔“慧眼识珠”。早年彭城王擅权时,其母彭城太妃薨,范晔作为其部属参加葬礼,夜晚与人酣饮,还开窗听挽歌作乐。刘义康闻知大怒,贬范晔为宣称太守。范晔贬职后,郁郁不得志,遂安心著述,《后汉书》就是这个时候写成的。从这点上,范晔倒是要“感恩”刘义康的。

所以,实在看不出范晔有什么造反的理由,也许范晔临阵退缩是这个原因吧。至于“不得与帝家姻娶”之事,更于谋反风马牛不相及,假若不得联姻就要刀戈相向,那这个世界将永无宁日。这只能说明范晔貌似清高,骨子里却是满满的虚荣心:范晔善弹琵琶,宋文帝屡次暗示要听范晔弹琵琶,范晔却装聋作哑,不愿奉承。一次,在文帝的明令要求下才勉强弹奏,一曲罢,即起身,不愿弹第二曲。

退一步说,即使谋反成功,封公赐爵,也未必能保长久富贵。范晔应该不会忘记,他想杀的宋文帝,是如何对待拥立他的功臣的,——就在几年前,协助宋武帝刘裕成就帝业的四位功臣徐羡之、谢晦、傅亮和檀道济,废少帝营阳王刘义符,迎立刘义隆,然而不到两年,这四人就先后被自己所拥立的主子诛杀!——所谓鸟尽弓藏,功臣也不是好当的。徐羡之等四人,都是当世雄杰,论功业、谋略和将才,范晔都难望其项背。

《董宣传》和《严光传》是《后汉书》中的名篇,范晔能为他俩立传,“强项令”董宣和“山高水长”的严子陵由此流芳千古,然而范晔自己,却被人轻易用钱财引诱,为所谓的“与帝家联姻”这样的虚荣所激将,结果招致灭门惨祸,让人嘘嘘不已!

临刑之际,看看范晔的表现,会使我们对这位才子的个性有更深的了解。

押赴刑场时,范晔是首犯,走在前面,他的四个儿子,以及谢综、孔熙先等人随后,一路还有说笑,颇有慷慨赴死的气概。范晔母亲与妻子前来探视,一边哭、一边骂。妻子抚摸她的儿子,回骂范晔“你不为我着想,不感天子恩义,死了固然不足惜,为什么要连累子孙啊!”范晔生母哭道:“主上待你这么好,你却一点也不感恩,又不想想我这个老人!今日怎样?” 乃用手不停地击打范晔的额头,范晔毫无愧色。及至妹妹和伎妾来别,范晔始嚎啕大哭。查抄范晔家产发现,乐器珍玩,伎妾的服饰珠宝,不可胜数,而范晔生母住处敝陋,四壁萧然,只有厨间有些柴草,侄子没有冬被,叔父穿着单布衣。

太史公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观范晔之死,有鸿毛之感。

dt�d�4�

相关文章

  • 范晔之死

    范晔之死 范晔,南朝杰出史学家,是和司马迁、班固同列的人物,因写下《后汉书》这样的历史巨著,而名垂青史。然其参与更...

  • 又一个才子的陨落:范晔之死

    我曾经把范缜和范晔搞混了,以为《神灭论》的作者是范晔,范缜其实是范晔的侄孙,而范晔也是一个无神论者,今天说的是大才...

  • 才华横溢,史学之成

    范晔,字蔚宗,今河南南阳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范晔出身士族家庭,元熙二年,刘裕代晋称帝,范晔应招出仕,任彭城...

  • 送君千里|两首小诗背后的小故事

    一、《赠范晔》(南朝·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赠范晔》是南朝诗人陆凯赠给范晔的...

  • 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资治通鉴》故事选(手抄本)六十

    六十、范晔著《后汉书》 公元389年,范晔出生在一个有名望的世族家庭,祖籍顺阳(河南浙州)人。祖父范宁是东晋著名经...

  • 五绝

    五言绝句《次赠范晔诗韵》 名越 陌上逢花落,兴诗问路人。 江南何所有?烟雨满城春。 赠范晔诗 陆凯 ...

  • 赠范晔诗

    南北朝 · 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赠范晔诗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

  • “神兽”归来,《中考方略》备好了这样一份厚礼

    编辑:朱震宇复审:范京晔终审:熊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范晔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szv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