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能出门,化妆只为了录个视频,属实对不起化妆品和花的那些时间,所以,我就不出镜了。
这期视频,主要讲3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人和人之间是否存在,不借由言语而抵达心灵的理解的可能性?
第二个问题是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也几乎等于什么都不知道?
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比较难做好“管理者”?
疫情的原因,没有回公司,所以一直在交叉着看手边有的书,主要看的书有两本一本书《向病人学习》,另一本书《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向病人学习这本书读起来是非常吃力的,不仅需要读者有心理学知识、数学知识,更需要读者有一些特别的经历,但是,费劲咀嚼榨干作者的理论与临床结晶,给了我极大的快感,所以,我读一点思考一点,我是用这种方式来阅读的。
今天读到两处,我都停下来做了笔记:
一处是:‘病人或治疗师都可以引发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相似感”,其实心理咨询的空间有时像是一个时空装置,两个演员在演绎彼此内在的剧本,虽然未必知晓对方的剧本,却可以在这个空间中重现昔日的感受。因此对方未必经历了你的过去,却可以因这样的重现与你有相似的感受。那些不可言说的、无法言说的,像夹在风中讯息,吹拂过彼此,不必借由语言传达。人类的语言是非常狭隘、蹩脚的,它能传递的讯息极少,我记得有一个电影叫《海兽之子》,我在影院里被震撼到不行,假如风吹过耳边就可以带来这个地方从古至今的所有讯息,这是不是太美妙了,心理咨询这个装置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些像《海兽之子》中的风,它不一定全部是言语的,也不一定是非言语的。
第二处是“依靠他人的理解和理论知识以支撑能力感的学生”,这句话简直是10万点暴击,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为了安全感、确定感,对未知的焦灼,往往会在咨询当中努力显示自己的专业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知与不知之间,如果为了安全感而只感知自己知道的部分,我们将失去对他人的理解,并忽视世界的未知之谜。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这本书比较容易懂,李安很落地也很实在,我做了很多笔记,只分享一处,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也解释了,我们很多人为什么在做被人管理的打工人时感觉还不错,可是一旦变成管理他人的打工人时,感觉就不那么好了。
这是李安拍理性与感性时的一些感受,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拍明星,学到很多。《理性与感性》的明星们,个个不是牛津、剑桥毕业,就是莎士比亚剧团的皇家资深演员,都是学富五车、阅历过人、伶牙俐齿的,我英文及西方知识涉猎有限,和他们争论时就很吃力。我当时真有那种“茶壶里煮汤圆——有货倒不出来”的苦。唉,不光是英文,中国人真的是不太会表达。这次经验也让我回想到,我们受的教养一直都是:你听命令到某个程度后,开始给命令。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很少中间过程,在成长中也缺乏交流、探讨的学习。至少到我们这一代,是不鼓励你表达自己,而是以服从为主。我们的沟通方式是:要不就完全自信,要不就屈就他人,觉得很委屈。我们不太爱花时间跟人家解释自己的想法及转变的过程,
这一段对我是非常有启发的,因为我们缺乏交流与讨论的过程,所以,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当我们需要别人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老是有一种懒得解释,你赶紧去做,或者你会有一种想解释却无从解释的尴尬,那么以后我可能会想一想,怎么套路,怎么解释,怎么达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