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贝贝突然问我:“妈妈,你说是爸爸厉害还是儿子厉害?”我马上警觉,这家伙的坑跳的太多,我已经形成条件反射了。“都厉害也都不厉害。”哈哈,这样绝对可保我平安。
“表达观点容易,但你得论证啊,不然就是夸夸其谈。”显然,他不会轻易放过我。
“爱迪生厉害吗?”
“厉害。”
“他爸爸厉害吗?”
“没听说过,但起码没爱迪生厉害。不然应该很出名。”
“所以,儿子厉害吧?”
“对。”
“爱迪生厉害我们都知道了,那他儿子厉害吗?”
“貌似我也没听过,这么说还是爱迪生厉害。”
“那就是爸爸厉害咯?”
“对。”
哈哈,绕不晕你,小样儿。但我知道,他迟早会反应过来,也迟早再让我跳坑还可能自己埋,但我真的很爱这种感觉。看着小样儿肆无忌惮地蹦哒,真的挺幸福的。
我一直不认同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这种说法,因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世界比父母们精彩太多!所以我总是对自己说:当你不懂怎么教育及引导时,请你学会自我成长,安静等待也是一种美德!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活的太累,是因为我们总在做加法,永远不懂减法!在孩子的教育上亦是如此!
孩子未来到这个世界时,父母只期待孩子的到来,纯粹的到来就能让他们喜笑颜开欢喜不已!
怀上孩子直到进入产房之时,父母只是祈求Ta是个健康的孩子!孩子嘹亮的啼哭声仿若世间的福音!
但随着孩子的成长,不仅要孩子会走还要他飞,不仅要孩子认字还要他成为文豪,不仅要他会算还要他如计算机般神速!
于是父母焦虑了,无法感受任何孩子进步的喜悦,因为陷进了无限的加法之中,天真地认为成长进步是理所当然的事!
父母开始罔顾现实条件,不顾客观环境臆想着一个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出现在自己的心里,还要完美地走到自己的跟前!
父母开始愚昧地成为莽夫暴徒,把所有的焦虑赤裸裸地呈献给孩子!只要有一点不达他们的要求,父母就天崩地裂,再不得安宁!
我总是在反思时如是质问着我的灵魂:这样的父母还能淡定地成为孩子的镜子?这样的父母还会继续“我这是为你好”的强盗逻辑进行行凶?其实一切不过是因为自己平庸而无法摆脱内心的魔鬼而在作孽;不仅摧残着自己,还同时碾压着孩子。
纳兰的诗太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虽然是用来描绘恋人之间的情愫,可父母和孩子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无法体会最初的那份对生命到来的喜悦时,如何做到平静地分析进而正确地引导孩子?
当无法从孩子的点滴进步中感受喜悦时,又如何做到真正感恩故而平和客观?
感谢我的孩子们,这一辈子选了我做他们的妈妈,这一辈子的母子之情就是天赐的恩情,我也唯有边学边陪伴着你们成长。
贝贝说:这是个爱心窟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