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让爱变成负担
吃过晚饭,一位顾客来我家买盒烟,看我不是很忙,就和我闲聊起来。她说她现在正闹心,在屋里坐不稳,站不安的,就想找人说说话。
“什么事令你这样伤神?”我疑惑地问。
“刚才老公和我说,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儿子和他要三千块钱,有急事要用,他把钱打过去了,这会和他说话,他不吱声,孩子干啥去了?你不知道吗?”
“我不知道哇!一天孩子也没有和我说话。”
这时,我的心慌慌地砰砰直跳,拿起手机,就给孩子发微信,过了半天也没有回我,干脆打过去,电话铃声也是响了半天,他才接起来。
“你在家吗?”我试探着问。
“没有,我在外边呢?”
“干啥呢?”
“有点事?”
“啥事?”
“没啥事,等一会,我回家再说吧……”
还没等我再问,他就挂了电话,听他说话时的语气,不是很高兴,电话那头特别清静,这是他特意到外边接的电话,越想心越不安。
于是我又发微信给他:“儿子有啥事,就告诉我们,遇到难题,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又过了十多分钟他才回我,“没事,别惦记。”
孩子越是这样说,越紧张,在心里一直合计着,怎么让他说出实情,拿起手机又想打电话问问。拨完的号码,没有打出去,编辑短信,犹豫着没有按发射键。
一个劲敲打手机键盘,一次次删掉了。不由得想起小的时候,妈妈逼我一次又一次去村里找爸爸的情景,那时爸爸在村里开农用拖拉机,春天播种前,或夏天农闲的时候,就得检修机器,到春种秋收农忙的时候不当误事,爸爸在村上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就得加班,回来就得晚些,有事都加班到半夜,妈妈在家里做好饭,不见得爸爸回来,就让我去找爸爸回来吃饭,第一次去还挺高兴,见到爸爸,就说,妈妈让我来叫你回去吃饭呢?
“回去告诉你妈,你们先吃,别等我,我还得等一会呢。”
“我知道了,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回来交差。”
左等右等,不见爸爸回来,妈妈就会在心里合计着,爸爸是不是借此又出去和同事打牌,或者做什么不好的事,在家里心急火燎的坐立不安,眼睛盯着爸爸回来的方向张望,过一会又唠叨着让我去,我不去,妈妈就一遍一遍地催促我,语气一声紧似一声,我忸不过妈妈,不情愿地再去,一个晚间不知道要跑多少趟。去的次数多了,爸爸也会没好气地说。
“你又来干啥?不是告诉你了吗?让你们先吃,这孩子不会学话呀?……”爸爸不耐烦地数落我,旁边,和爸爸一起干活的师傅看着我也会哈哈哈笑……
瞬间脸就像巴掌打的一样红,头也不回,灰不溜秋往回走,边走边流泪,特别恨妈妈,明明知道爸爸就再那忙呢?为什么还让我一趟又一趟来回跑,还得挨骂?
就是受到这样的委屈,回到家里,看见妈妈在那烧火热菜,还不能原话原说。怕妈妈动气,她 再亲自去和爸爸理论,那样家里又没有安宁之时,我们姐妹又遭了殃。
妈妈总这样,爸爸在村里一回来晚了,就是让我一次又一次地去找爸爸,不去就没完没了的唠叨,去了见到爸爸高兴时,心里还痛快点,否则,心里承受的痛苦无法言说,后来我自己也学聪明了,我就假装去小卖部买本,或者笔,然后,到爸爸修车的地方看看,要走的时候问爸爸,啥时候回来吃饭?
如果再让我去第二次,在路上慢慢悠悠地走,尽量拖延时间,要到爸爸修车的车库跟前,我就从后边的胡同进去,能看见大门是开着,还是关着,如果开着,就说明爸爸还在,马上回家告诉妈妈爸爸还没有干完活呢;如果关着,就得硬着头皮去村里办公室看看……
然后再慢慢悠悠地回来,有时在半路上刚好碰见爸爸回来,“你不回家在这干啥?”
“我去小卖部买橡皮刚回来?”
这样爸爸回来就不会和妈妈吵,要不爸爸进屋就气呼呼的吼妈妈,“我是三岁孩子,饭都不知道回来吃?总打发孩子去,不让人笑话?”
“我让你回来吃饭还有错吗?……”妈妈反驳道,有时也会委屈的掉眼泪,弟弟妹妹看着他们剑拔弩张的样子吓得哇哇大哭。
那个时候一遇到这个情况,就想着办法周旋,当时心里真得恨父母,尤其是妈妈,为什么就不能恰当委婉的处理事情,明明都是为了对方好,为什么非用这样极端的办法,不但害苦了我,还让家里经常处在战火连天当中,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就暗暗发誓,等我长大的时候,决不能像妈妈这样的保护家人。
妈妈不但对爸爸这样,对我们也是如此,要是有啥事不方便告诉她,妈妈就该左一遍又一遍的问,没完没了的唠叨,直到她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方可罢休,可是这时我们承受妈妈的痛苦,远远比事情本身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更大。妈妈的爱反而变成了我们的负担。
一想到当时自己身心受到的摧残,我放下手机,下楼了。
“是呀!我们小时候受到的伤害,就不要在下一代身上演了,”我接过话茬说。
“所以,我才没有继续打电话,或者发微信,如果他真有事,我们这样烦他,反而会把事情处理得更遭。”她还是心神不宁地接着说。
“再说,你的儿子都上班了,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既然孩子我们都放出去了,就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做父母的不要太过分干涉,大方向我们帮着把握,小事就让他自己去处理吧。他不会有事的,如果是处理不了的事,自然得找你,你别担心。”
“给我来一瓶饮料……”又一个顾客进屋打断了我们的谈话,我用余光看她,低头又看手机了,但是脸上忧郁的表情瞬间消失了。
顾客走后,她也站起来,笑着对我说。“姐,我儿子刚给我发微信,他回家了,要给我发视频,我得回去接。不和你聊了。谢谢你听我唠叨这么长时间,我才忍者没有犯和妈妈同样的错误。”
然后,转身离开了。
看着她急匆匆的背影,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