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住于本性而不住自我
人们善用语言文字来沟通与理解事物,
尤其是他人未经历的部分,我们一般都是用语言文字来让对方理解,或我们经别人的言语文字叙述来理解。
但文字语言的表达是很有局限性的,经常为了某个字词的理解不够而卡住了,或理解偏了。
这是常有的情况。这也说明当下现场的演法之后,再经由纯文字的表述是会很有漏的,也是很片面局限的。
以文字这个小管道来呈现,会失去了很多维度的呈现与传递。
即使看录像也很难有当场的觉受,因为能量频率磁场都难以原味呈现,生命的陪伴与连结也没有此温度了。
再加上人们的文字障、法执之障,更加的形成了重重的障碍。
比如有一种文字障是不理解,或一种是被文字逻辑给障碍住,并对他有了定见与好坏的标签。
有人对有所“住”是觉得不好的,因此只要出现“住”,就觉得不好。
这就是被文字障碍了,背后就是对他的体悟是不够的。
说到“应而有所住”,理解这里的住是不好的,因为会生执着心,不住则不生执着。
若说到“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本性无住、不住,如此的住于不住、住于无住,如此的住于本性而不住自我。
这里的“住”则就可以接受,觉得很好。
所以,住与不住,要悟其意涵,才不会被单一的字词所障。
所以,经历本质实相是多么殊胜可贵,如同在两千五百多年前与孔子、佛陀一起经历成长扬升,比事后看文字经典更是难能可贵与殊胜。
让我们不错过生命的此刻当下的觉悟行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