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想法读书
《乡土中国》第2、3节//乡土社会会的基层会影响文字下乡的效果。

《乡土中国》第2、3节//乡土社会会的基层会影响文字下乡的效果。

作者: lilinnerrr | 来源:发表于2022-09-09 12:46 被阅读0次

    一、结构分析

    中心观点: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影响文字下乡。

    分论点:

    空间因素:熟人社会,面对面团体不存在宽阔的空间之隔

    时间因素:不存在松懈的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世代相隔

    二、内容分析: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的情境里。

    在作者看来,乡土社会的本质决定了乡土社会不存在空间上的阻隔,不会影响交流与生活,所以乡下人不容易产生对文字的需求,作者谈到了以下观点:

    知识问题,不代表智力问题。

    有一种怪现象,乡下人到城里不会坐地铁,公交,电梯或使用马桶等,会被城里人嘲讽或怜悯,而城里人到农村不会使用农具或分不清玉米面和麦苗等,却只有农民伯伯的耐心解释和引导。

    作为一名乡下人,我经历也见证过,自卑过也懊恼过,但直到看到这章《文字下乡》,费孝通在提到知识问题不代表智力问题,不能以此判断乡下人愚这一观点,我才终于释怀,两者的尴尬大同小异,不能分出优劣。

    空间阻隔:无需文字

    传统的小农经济,封闭性较大,流动性较小,因而形成一个熟人的社会,面对面的群体,这个社会里的所有人,所有生活模式都是熟悉的,他们从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就能畅通交流、得到信息,那就无需借助文字这个工具了。

    就比如农村里类似我奶奶的这些不认识字的农村人,在他们的生活里,文字真的是一个选修品。如果不是如今科技的发达和商业化的浸透,她需要根据电话簿来找人、根据字来判断什么是除草的,什么是除虫的农药、根据字来厨房调料品等,一年到头,她的生活里真的是可以没有文字的,不识字并不影响她与同村人,同镇人的正常交流。

    作者还进一步论述到,在“面对面的社群里”,有时不但文字多余, 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前段时间我观看了电影《隐入尘烟》,整篇电影男女主的台词很少很少,大部份展现都是一些生活场景,劳动的画面,颇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感,顿时就令人想到爷爷奶奶之前默契分工,互不干扰劳作的场景,他们之间不需要过多语言,不需要文字,只需要一个神态,一个动作,足矣。

    时间阻隔:无需文字

    在作者看来,时间阻隔分为个人今昔之隔和社会世代之隔,为了证明从时间角度来看,传统的乡下人并未受时间的影响而产生对文字的需要,作者谈到了以下观点:

    人和动物不同的是,富于学习的能力,一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通过学习已有的一套人为的方式,不断改造本能,学而时习之,但只有学和习还不够。

    还需要打破个人今昔之隔的一种能力——记忆由于记忆的存在,每个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所有个体世代的不断累积,不断记忆,就形成一整套社会共同经验,或者说一种文化。虽然一个人的记忆可能会遗忘或消失,但是这种定型文化是很难彻底消失的。

    所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而在较为封闭的在乡土社会里,一代接一代的人都是同一生存方式的反复重演,在同一戏台演着同一的戏。

    在这种时间没有阻隔的社会里,年幼者能从年老者那里寻到问题的答案(所以常说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有历史依据的),能从一整套已固定的社会经验中学到生活经验,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下一代,在这样的社会里,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间传授无缺,语言足已传递世代间的经验,进而很难产生对文字的渴求。

    但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如今的乡土社会仍然不需要任何文字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乡土中国》首次出版于1948年,所以他的乡土社会和我们如今的无法相提并论,不过在《再论文字下乡》的最后,费孝通先生颇有前瞻性的说道:“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以后,文字才能下乡”。

    作为一位21世纪的90后农村小孩,从小,我听的最多的就是奶奶不厌其烦的说,多认识点字好,免得吃亏,何况如今社会也倡导着扶贫先扶智,主张文化下乡,科技下乡……

    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基层已经改变了很多,也就可以说明,如今人们空间阻隔,时间阻隔越来越大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第2、3节//乡土社会会的基层会影响文字下乡的效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gq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