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論語為政011

論語為政011

作者: 郭寬潤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15:18 被阅读37次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讀

本章夫子論及故與新之間的關繫,這依然要從政教關繫上來理解,‘’故‘’在歷代注疏中有兩種解讀,這兩種注解都對。

一個意思是指舊日所學,溫習舊日所學,以獲得新悟新知。朱子講的‘舊學商量加遽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就是這個意思,這在今天的教育學及學習理論中都有論述,即人的學習過程是通過激活舊知,並在此基礎上理解新知。

另一個意思是典章典故都是歷史性的存在,世界則是不斷向前發展,很多現象都是新的過去所沒有的。但世界的本質問題卻與過去沒有什麼不同,我們理解今天這個世界可以通過過去經典典故來知曉其中的意義,以處理今天紛繁復雜的現象。俗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就是這個意思。

西哲克爾凱廓尒說,世界是不斷向前進的,但我們卻需要通過回顧過去來理解現在的生活。也是這樣一個意思。

西哲雅斯貝爾斯說人類社會有一軸心時期,整個人類社會文化就是圍繞這一軸心原點做螺旋式展開。

先儒劉逢祿,故,古也。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者也。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如汉代诸儒之所为。

現在是由不斷逝去的連續性的過去構成,正如佛陀拈花示笑所傳遞出來的意涵,今日之花是由過去的枝幹、枝葉及更為過去的根繫培育,切斷了與過去的連接也就切斷了生機所在。

本章值得注意的還有‘溫’,急火是煮,慢火是溫。從這個原始意思可以理解為溫是處於激進與保守之間的狀態,即中庸的狀態,學習可視為是一個有機體改變自己適應環境的過程,激進與保守都會有問題,過於激進會導致破壞,過於保守則會停滯不前。

當然這個中庸的狀態不是兩端簡單的中點,而是依據情境的時中,就拿做紅燒肉來說,既需要急火快煮又需要慢火溫燉。這就是時中

從政教關繫上來說,第二個解讀更貼切,從為政的主體來說則是第一個解讀貼切。

當代政治哲學家施特勞斯有一段論述:在一個活生生的傳統中,新事物不是舊事物的對立面,而是它的深化;若非從這種深化的角度理解舊事物,人們對舊事物就不會有深刻的理解;新事物並不是通過拒斥或者消滅舊事物,而是通過將舊事物加以變形或重塑而得以出現的。


註釋

《錢穆論語新解》

温故而知新:温,温燖义。燖者以火熟物。后人称急火曰煮,慢火曰温,温犹习也。故字有两解。一曰:旧所闻昔所知为故,今所得新所悟为新。一曰:故如故事典故。六经皆述古昔,称先王。知新谓通其大义,以斟酌后世之制作,如汉代诸儒之所为。

可以为师:依前解,时时温习旧得而开发新知,此乃学者之心得。有心得,斯所学在我,能学即能教,故曰可以为师。若分温故知新为两事,故是外面所 得,新仍是外面所得,总之是记问之学。所学在外,则知识无穷,记问虽博.非同心得,既非能学,即非能教。仅成稗贩,何足为师?然心得亦非凭空自创,乃从旧 闻中开悟新知,使内外新旧融会成一,如是始可谓之学。依后解,事变无穷,所谓新者,皆古所未经,师所不传,若仅温故不能知新,则必有学绝道丧之忧矣。故惟 温故而能知新,始能胜任为师。此两解,言异而义一,学者其细参之。

本章新故合一,教学合一,温故必求知新,能学然后能教。若仅务于记诵稗贩,不能开新,即不足以任教,义蕴深长。

白話試譯

先生说:“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乃可作为人师了。”

何晏《論語正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寻也。寻释故者,又知新者,可以为人师矣。)

 [疏]“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正义曰:此章言为师之法。温,寻也。言旧所学得者,温寻使不忘,是温故也。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

既温寻故者,又知新者,则可以为人师矣。注“温,寻也”。正义曰:案《中庸》云:“温故而知新。”郑注云:“温读如Ь温之温,谓故学之熟矣,後时习之谓之温。”案《左传》哀十二年:“公会吴于橐皋。太宰寻盟。子贡对曰:‘盟可寻也。亦可寒也。’贾逵注云:“寻,温也。”又《有司彻》云:“乃热尸俎。”是寻为温也。言人旧学已精熟,在後更习之,犹若温Ь故食也。

朱熹《四書集注》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若夫记问之学,则无得于心,而所知有限,故学记讥其“不足以为人师”,正与此意互相发也。

相关文章

  • 論語為政01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讀 本章夫子論及故與新之間的關繫,這依然要從政教關繫上來理解,‘’故‘’在歷...

  • 論語為政012

    子曰:“君子不器。” 解讀 本章夫子給出了對君子的一個判斷,這個判斷以譬喻的形式給出,是‘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逻辑,是最好的老師。

    子曰:“法语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 《論語》中提:“法”字,寥寥几笔;但...

  • 朱熹《論語集註》·為政第二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朱子曰:凡詩之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內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用歸於使人得其惰...

  • 不謂順逆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無所不説。”(←出自于《論語·先进11.4》) 在《論語》當中,孔子認為:颜回并不...

  • 若涵|《心的方向,爱的征程》❷❺《經典or愛情》

    2021年4月2日學習: 王老師 前言: 優秀的老師可以調動孩子所有的積極性! 《論語·為政第二》 ⑨子曰:“吾與...

  • 2018-12-24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

  • 麒麟与君子

    读诗经在陶冶情操,論語.為政:詩三百,一言以蔽之 曰:思無邪 麟之趾①,振振公子②,于嗟麟兮!麟之定③,振振公姓④...

  • 百善孝為先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為仁之本與。” 今天翻開了《論語》學而篇,在初中和高中都學過論語,時常還是朗朗...

  • 讀書分享

    文化“損益論”:延續+變革 《論語·爲政》載:“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論語為政0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ii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