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无疑是有情怀的。这个瘦瘦小小的老头,在他枯如柴禾的身体里住着一个纯粹干净的灵魂。我曾见过他书房的照片,空阔的屋里只在正中摆了张桌,桌上有宣纸与各类毛笔,在我诧异一代文豪的书房竟是这般简约时,又忍不住感慨他熬过了多少孤独久坐的时光。或许于他,不算是煎熬,而是享受吧?
一个安静的灵魂从来都把惊涛骇浪诠释得轻描淡写。在《十六岁的日记》中,主人公只是一个正值青春的少年,却在面对其祖父的濒死时刻显得那么沉静,不动悲喜。这大概是只有川端康成才能刻画的心情了——一种高高在上的,置身事外的态度;一种久经寂寥,不为所动的平静。因此,即使主角是个少年,我们却依然认为那是川端康成视角,就算是死亡也撼不动的古寂。事实上,十六岁的少年怎么可能参透生死呢?但令人深觉有趣的是,他笔下的人物几乎又都是年轻人,不管作者的年龄如何变化,故事里的人物似乎永远也不会老去。不会老去,是吗?读过了他的部分文章后,我有了新的看法。
年轻人与年轻人之间的交往并没有那种热烈到燃烧的激情,给我的感觉更多是像一部无声的黑白默片,气氛微妙得像深秋一场凉雨。猛然想起,武侠片中的高手过招也如这般,两厢静立不动,空气仿佛凝固一般,这个时候,一滴水落地便成了诱因。而后只是电光火石的一瞬,便已走过了两百回合。没错,这就是了,纵然心里激起千层浪,面色却依然波澜不惊,川端康成的风格。
可仅仅这样,他就只是一个风格显然,特立独行的作家而已。之所以他有如此大的成就,妙就妙在他作品中透出的灵动之气。或者,换句话说,他思维的活跃程度令人叹服。在《水晶幻想》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每每读到这样的作品,你都要提起精神,集中精力,因为很可能作者只用一句话就成功把你困在迷宫里。你很难想象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场景,甚至是两种抽象的概念会被联系在一个句子里。例如生死与佛道,科学与歌德,美貌与人生。你不得不承认,有些人,他们之所以伟大,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本身就有天赋,本来便是天纵之才。就如同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里,前提很明显,你至少得是颗天鹅蛋啊!的确是有些叫人生气的事实,却又让人无可奈何。
当然还有他著名的一篇《伊豆的舞女》,主人公追随舞女的行迹而行,这其实就是永恒的动态,但当你阅读时,内心却无比平静,过了些许时日,你的脑海里只定格了那几个人物的身形而已。这便是川端康成作品的精妙之处了。隐藏在沉寂之下的灵动,显现在动态之后的沉默。
这是穿越了空间与时间的深刻,也是一种思想在历经岁月之后的不朽传承。川端康成给我们展现了静态之美,同时也像一个老者一般,慈眉善目地坐在阳光下,慢悠悠地讲述着年轻人的一个又一个平凡却跌宕起伏的故事,关于青春,关于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