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作者: 道法自然lr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19:11 被阅读0次

这周看的《卡尔威特的的教育》,这本书据说是家庭教育的经典读物,像《我的事业是父亲》那本书一样,也是一个父亲写的。

看这类书不是说要学习怎样把自己孩子培养成什么天才、杰出人物、别人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学习怎样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把应该做的做好。

从这个角度看,我认为所有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书,都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的。

大多数年轻父母如果不是做教育或者当领导的话,是没机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自己昏就昏了,但是为人父母就不一样了,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方面,是大有发挥空间的,我自己就是,所以不得不多读书,站好这班岗。

书里有段话,“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壤,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下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下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

这些种子,有优劣之分,好的种子从哪里来的呢?书里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些展开的,都是简单的道理,谁都懂,比如怎样培养良好习惯,杜绝不良习惯,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简单的和鸡汤无异,关键是怎么能坚持不懈而和谐的与孩子一起做下去呢?

所有看上去简单而坚持起来很难的事,都不是靠什么意志或是自律啥的,更不是靠模仿别人,而是靠基于特定的认知基础的不断行动,认知不提升,纯粹的意志、自律都是靠不住的。

黑格尔说“同样一句话,在完全正确理解他的青年人口中,总没有阅事很深的成年人的智慧中所具有的的意义和广袤性,后者能表达出这句话所包含内容的全部力量。”

看这本书就是这样,这位父亲生下卡尔威特的时候已经52岁了,他对于世事的认知肯定和我们这些二三十岁就当父母的人不一样。比如书里多次提到要让孩子节食,甚至提出贪吃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这对一个年轻父母来说,意识这点的重要性还是有难度的,更何况那是在19世纪,而不是吃喝不愁的今天,但对作者这样50多岁的人来说,可能就是基于自己切身体验的认知基础上的经验之谈。

所以,在家庭教育这方面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认知能力,避免稀里糊涂和盲目性,我自己从小也没什么系统的家庭教育,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还好,感觉读了一段时间这方面的书后,起码陪孩子写作业能坐的住了,以前根本坐不住,甚至很不屑于这些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jn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