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糖
5A群里的同题作文活动如火如荼,我喜欢这种氛围,天南地北的人因为喜欢文字聚集在这里,同题创作时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愚人林老师的芃芃麦田,有着点点乡愁。
马湖之边的芃芃麦田, 倾诉着对文字的热爱。
双人舞的芃芃麦田,是对童年对亲情的追忆。
更多朋友描写的都是风吹麦浪的美景,喜悦交织着浪漫。
当我想起麦田,往往最先想到的是滚烫的温度,或者说收获的喜悦中交织着苦涩。
01
老家在山区,那个时候没有大型机械,架子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有的地块儿连架子车也无法到达,只能肩挑手扛。
割麦子的时候是农人最辛苦的时候,无暇去欣赏风吹麦浪,去留意空气中涌动的麦香。他们既要等麦子熟透,又要注意天气,抢在雨前颗粒归仓。尽管戴着草帽,但是麦收之后不管男女老少全都晒得黑黝黝的。
大人上地干活,孩子留在家里做饭喂猪照顾弟弟妹妹。这是我的邻居小姐姐的日常,她从6岁开始就会做饭了,弟弟太胖抱不动,她就在院子里阴凉处铺一张席子,做饭时把他绑在一个凳子上。这个小姐姐是村里孩子们的榜样,大人说起的时候总是夸她勤快能干。
我家的地不多,农忙时爸爸会从外地回来收麦子,再加上请人帮忙,也能及时的打完场。
后来大了点儿,会跟在大人后面去地里捡掉了的麦穗儿,谁家孩子知道去地里帮忙干活,总能得到村里大人的夸奖,勤快能吃苦是庄户人教育子女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品行。
02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有一次,我和妹妹在地里捡了半天,捆了一小捆麦子,算是我们的战利品,顾不上去喝口水擦把脸,满心欢喜的到打麦场,看到父母站在一块正在碾着的麦堆旁边。
我顺手就解开麦捆丢进去,就等着家长来表扬了。哪知道我整了一个乌龙,这堆麦子是人家的。我呆呆的站着,不知怎么办。重新捡起来抱走吧,有点儿不好意思,不带走的话,那是我们顶着烈日半天的心血。
最后是年幼的妹妹解了围,她把我们捡的麦子收拾收拾带回了我们家的麦堆。
当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笨!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这一点,确实比较笨,所有的获得都要比别人再努力一些,再踏实一些,从来没有奢望过所谓的运气。
03
真正跟着大人实实在在的去割麦子,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块地比较长,给我留了两拢麦子,真的不多,邻居的小姐姐已经不上学,此时干的活和大人完全一样。
也是经此一役,我才知道小小孩也有腰,也会腰疼。更可气的是我对麦芒有点过敏,扫过之后胳膊上出了很多成团的疙瘩,汗水浸过时,又痒又疼。可看见妈妈湿透的衣裳,我并没有说出来,也没有喊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咬牙追赶他们。
不知道过了多久,仿佛那两行麦子就没个头,开始的时候腰疼时还会直起腰歇一会。后来和大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就发了狠。站起来也是疼,干脆不歇了,低着头,看着手中的镰刀,一下一下总有到头的时候,动作快点还能早点从这火辣辣的太阳底下逃离。
记不清过了多久,终于割完了。吃完晚饭我倒头便睡,连身上疙瘩的痒都不能打扰到我,一觉到天明。
后来我们的地给别人种了,也不用再回家收麦,偶尔听村里人说,邻居小姐姐已在昆山多年,有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厂。
再后来一家人都到了城里,老家成了空屋,但割麦子的情景却烙印在了脑海里。
04
当我在7月流火中走向高考考场,心里忽的冒出一个念头,这天气比收麦时凉爽太多,再忍忍再坚持坚持,一切都会过去。
仿佛闻到麦香,那颗躁动不安的心,神奇的平复了下来。生活总是很慷慨,给你历练也给你希望。
本专题推荐芳水旗下会员及优秀写作者文章上榜。
专题创办:芳水
专题主编:马湖之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