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传统纹样题材的政治伦理内涵能为巩固封建统治服务,所以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在对唐宋时期的装饰风格全盘吸收的同时,糅合进本民族装饰风格的优点。
契丹族采用龙、凤、孔雀、宝相花、璎珞等图形作为服装纹样,与五代时期汉族装饰纹样风格极为相似;他们在棉袍上绣有双龙、簪花羽人骑凤、桃花、鸟、蝶等,与北宋汉族装饰纹样风格一致;丝绸面料上的图案,如穿枝花鹦鹉璎珞、小团纹牡丹、百花撵龙、紫汤荷花、紫天鹿等也与北宋相同。
契丹族把中国草原文化和宋代装饰艺术糅合在一起,比如,有一款缂丝花鸟纹袍服,虽然其上部开光云肩的范围内有一个红色圆形,圆形中饰有一只象征太阳的三足乌,承袭了隋唐以来皇帝礼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含义,而从袍料的纹样布局及整体风格上看,又与华夏民族的龙袍不同。
西夏的服装纹样作风写实,很有契丹族民间气息,服装纹样基本和宋代装饰艺术风格一致。有的是正反两面均以经线起花、经密纬疏的闪色织锦;有的是纬线显花空心工字形几何花纹的工字绫;还有的是绣有穿枝莲纹、小团花纹牡丹纹刺绣的丝织品。
金代仪仗服饰,从纹样题材到区别官阶高低的方法,都与唐宋类似,但最有特色的绣有鹘捕鹅、杂以花卉的春水之服,以熊鹿山林为题材的秋山之服,却是女真族生活习俗延续下来的。并且金朝的仪仗服饰纹样多以孔雀、对凤、云鹤、对鹅、双鹿、牡丹、莲荷、宝相花等为主题,官位的高低还通过大小不同的宝仙花来区别,颇具女真特色。
蒙古族把本民族有特色的东西和两宋装饰艺术传统结合在一起,同时还适当地掺杂了一些西域等其他少数民族的图案。很有代表性的,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元代的丝织品大多采用织金方法,并且纹样极为丰富,有织金胸背麒麟、织金白泽、织金狮子、织金虎、织金豹、织金海马等,另外还有青、红、绿诸色织金骨朵云缎、八宝骨朵云、八宝青朵云和细花五色缎等花样。
元代很流行的绣花夹半臂,多用棕色四经纤织罗做面料,衣领及前襟下部用挖花纱缝拼,米黄色绢做里,衣身绣散点折枝花。两肩所绣花纹极精细,绣法近于苏绣针法,图案有坐于池旁柳下看鸳鸯戏水的女子,坐于枫林中的男子,扬鞭骑驴的女子,以及莲荷、灵芝、菊、芦草、鹤、凤、兔、鹿、鲤、龟、鹭鸶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12518/581d50e72f4aca1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12518/4a366257a2ce93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