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听樊登读书里非凡精读里的《时机管理》中第一部分,了解到时机管理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并且顺应生理规律,通过对自身时间类型、情绪和认知能力波动的了解,来把握一天当中时时刻刻存在的时机。另外,我们还知道了休息的重要性和帮助休息的几个方法。第二部分,我会从更加宏观的视角出发,和你一起探索在一个较长的时段,乃至在一生的时间中,各种象征着起点、中间点和终点的这些重要时机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来把握它们。
触动最深的是提到的峰终效应——如何创造美好结局
其中提到一段:“ “终点”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更拼一点。一般来说,39岁的你和40岁的你在生理上并不会有显著的差异。然而,科学家发现,每当我们接近一个10年的末尾时,有些东西就会召唤着我们的大脑,唤醒它,改变我们的行为。在首次参加马拉松比赛的人中,29岁、39岁、49岁的比例高达48%。在人的一生当中,最有可能参加第一次马拉松的年龄是29岁。这个可能性有多高呢?29岁的人跑马拉松的可能性比28岁或30岁的人要高出两倍。更有意思的是,接近一个10年的尾声似乎也加快了跑者的速度。经常跑马拉松的人在29岁时和39岁时比他们前后两年的成绩都要好。”我想起自己就是在自己内心认为的29和39做出了人生重大抉择,29虚岁时必须要完成结婚,当年果断和现在的老公说,我们结婚吧,当年老公还犹豫,担心的事情很多,还是同意了结婚。在我39的时候,勇敢翻转人生角色,敢于直面妈妈的这一身份,更果断选择全职。和孩子一起成长。真的改变了以往的纠结心态。洒脱果断选择内心最渴望做好的人生角色-妈妈。
书中还有段:“同样的规律在“临终偏见”这个现象里也能发现,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宁愿用短期的行为表现,来替代长期的行为表现。书中提到了一项实验。3位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虚构了一个叫作吉姆的人,并且给他的故事编写了不同的版本。当然,在所有版本中,相同的是,吉姆都是一家公司的CEO,但生活轨迹不同,我们来看看这几个版本。
在一个版本中,吉姆压榨员工,惹人讨厌,而且30年来一贯如此。但就在快退休的时候,他突然变得慷慨大方,给员工涨工资,还开始向各种慈善机构捐款。6个月后,他死于突发性心脏病。
在另一个版本中,吉姆的生活轨迹恰好相反。几十年来,他都是一位善良慷慨的CEO,把员工的福利看得比自己的经济利益更重要,他还经常向当地慈善机构捐款。但是,当他快退休时,他的行为却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他开始克扣员工的福利,也不给慈善机构捐款了。同样,6个月后,他死于突发性心脏病。”
这两个故事你会看到,大家会接受坏人变好,不接受好人变坏。哪怕只是结尾做错了事。这就是我们常规的思维选择。
以上两个案例摘抄,让我明白,很多常识性规律,我们因为不知道,没法提前做好理智选择。或者到那个时间点,跟随认知偏见做出了不想要的选择。
想了解更多时机,请仔细阅品读《时机管理》这本书。提高人生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