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美国大学传统的申请材料初审模式通常是:先由一个招生官来查看申请材料,给予每份材料简短的评语。之后由第二轮的招生官基于第一轮的评语再来重新审核一遍。
但随着每年申请量的递增,大量的申请材料给招生官所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为了缓解申请季的繁重工作量,美国大学近几年也在不断地尝试新的审核方法来缓解招生官们在申请季的工作压力。
2013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率先采用名为"Committee-Based" system的新审核模式,即“组委会制”的审核机制。
采用了这种新组委会制的审核模式后,对于招生官而言,以前单人初审2个申请人所需的时间现在可以处理至少5份申请人的材料。
正是由于新模式所需投入的时间只有原先单人首轮审核制的一半,近2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顶尖大学和文理学院,如巴克内尔大学(BucknellUniversity/文理#32),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Reserve University/综合#37),埃默里大学(EmoryUniversity/综合#20)和 斯沃斯莫尔学院 (SwarthmoreCollege/文理#4)等,也相继开始采用这种组委会制的审核模式。
组委会制的审核模式是:由2名招生官同时对一份申请材料进行审核。2名初审的招生官会被安排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申请人的所有材料都会在他们的电脑上显示。通常,一人负责查看学术材料,如成绩单,SAT/ACT成绩等,而另一招生官则负责非学术的申请材料。 这样,2名招生官可以在4-10分钟的时间内商量出该申请人录取结果的基本意见。
宾大的招生成员DaSilva认为,组委会制审核模式的优势不仅是缩短了招生官的工作时间,更是能帮助招生官们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学术和非学术背景以及申请人所处的学习环境,如申请人所在的环境是否有机会接触到类似AP或荣誉学科的高阶课程,申请人在现有教育资源的环境下取得了怎样的学术成就等更全面的录取考量因素。
之前单人初审的最大劣势是单凭一个人对材料的评估有失偏颇,而双人组委会制模式可以让2个招生官同时看到申请材料,并且有不同的分工。
负责查看学术条件的招生官是按地区划分的,也就是该招生官对某个特定区域学生教育环境和课程情况非常了解,这样能基本保证在同等大环境下评估申请人的学习能力。
而负责非学术条件的招生官则不带有“地域眼光”,而是从该大学整体申请人的角度来做出评估。组委会制模式通常会以新老搭配的结构组成,即会有一名年轻的招生官和一名资深的招生官组成。
对于即将要开始申请的高三学生来说,当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会采用这种审核模式时,你该如何完善好你的申请材料呢?
1.个人信息要准确且完整
确保申请系统(Common/UC/Coalition)或大学独立申请系统中的个人/家庭/学术课程等基本信息准确且完整。
例如,国内不少体制内中学会开设国际体系课程,或是某个教育集团下属分类有不同的国际课程(AP/IB/A-Level),亦或是高中阶段有转学的经历等等。所有的这些信息,都有可能是招生官判断你所处教育环境的标准。所以,准确且完整地填写信息是申请的第一步。
2.尽早了解目标学校的考试政策
每所美国大学的考试政策都不尽相同!正如上文中提到的,申请人的考试成绩会单独由区域招生官来审核。对于可以接受SAT/ACT拼分的大学,那申请人要结合自己几次考试成绩尽早确定是否选择拼分?
对于要求SATSubject必考的大学,那申请人要尽早确定其考试时间和打算提交几门SAT Subject成绩。
3.不要忽视非学术申请材料的重要性
组委会制模式让其中一个招生官在先不了解学生成绩的情况下,通过活动经历和申请短文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兴趣等综合能力。
这也让招生官从“软实力”角度来判断该学生会给自己的大学带来怎样的多样性,是否与自己的大学相匹配。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是准备申请材料的关键时间,要尽可能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思考,写作和修改的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