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专题编委 家园谈写作
写作月入过万全靠天赋?写作教练说:当然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写作月入过万全靠天赋?写作教练说:当然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作者: 丁香新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3-12 10:02 被阅读0次

看到别人靠写作名利双收,轻轻松松就能写出十万+的爆文,赚钱赚得手抽筋,你是不是很羡慕呢?我们该怎样写出爆款文章呢?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和拆解那些爆款文章,你会发现,作者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它们时而简短,时而绵长;时而用平行结构,时而用从句结构.......作者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将文章的内容精彩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正如普利策奖的创办人约瑟夫·普利策所说:简短地展现以便他们阅读,清楚地展现以便他们欣赏,如画般地展现以便他们记忆,最重要的是,准确地展现以便他们被它的光明所指引。

加拿大作家布兰登·罗伊尔在《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这本书中,介绍了10个让文章变得更精彩、更引人入胜的小技巧,力求让写作者掌握精准的文章表达技巧,提升文章的艺术性。

这本书从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文章常用的六大结构,精准、多样化表达的10个原则,以及提升文章可读性的4个原则。让我们明白如何给文章搭框架、如何将文章变得更有艺术性,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文章变得更易于阅读、更容易成为爆款

01.让你的观点站得住脚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很多专家学者都对疫情进行了解读,但在铺天盖地的信息当中,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医生所讲的东西最有说服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身为医学专家,具有权威性背书,另一方面,他们的讲话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我们写文章也一样,目的就是为了让读者信服。仅仅一大堆文字堆砌那里,但言之无物,只会让人觉得是在说大话、空话。读者不想阅读,也不想关注。

那么,如何让文章言之有物呢?

首先,我们可以用丰富的细节来支撑所说内容。

细节是对观点详细的描述,是为了支撑、说明、验证观点。如果只有观点,则会让人无感,也不会产生兴趣。

比如,下面这个活动文案:

草莓节将于4月的第1个星期举行,届时将有无数欢乐活动和美食等着你们,带上你们的家人和朋友,到时候见。

活动倡议书是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参加,但是这份倡议书没有展现活动的细节,无法让人想象活动场景,读者看了也只会说,“知道了”,并没有引发他们的期待。

如果给活动和美食加上细节描述,则会激起他们想要参加的欲望。前面的例子如果改成这样:

草莓节将于4月的第1个星期举行,现场有26种骑行游乐设施,无数种美食摊位,有朝鲜打糕、美达尔烤肉、外婆桥瓦罐粥等特色美食和校园民谣、激情拉丁舞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针对小朋友设计了动物爱宠园、动物魔术表演,以及有无数机会赢取超大毛绒玩具的游戏。开幕当天还有各种试吃和抽奖活动,100%中奖,到时候见哦!

你看,仅仅加上一些具体介绍和精确数字,是不是就更能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增加读者的参与度了呢?这是因为,有丰富的细节,说明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这些细节将清楚地展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成为令他们信服的依据,并且丰富的细节也会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场景化的画面,让他们觉得这件事更真实可信。

其次,可以使用精准的事例。

所谓精准的事例,是指能够充分证明观点的那些事例,这就要求我们所选的事例不能过于浅薄和宽泛。

比如,你在求职申请书上写着“我具有良好的分析能力。”这句话就太宽泛了,不能展现出你良好的分析能力。要知道,我们在写简历时,并不是说你写了什么,就拥有这个标签,还需要通过具体事例来证明。你可以在简历中增加能够体现良好分析能力的场景。

比如改成这样:“在学生会的工作帮我形成了良好的分析习惯,我学会了协调口头描述和实际工作。当判断一个活动是否需要举行,我会将成本、收益分解成具体数字,寻找这些数字背后的详细情况,从而得出合适的判断。”

你看,具体事例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立体的面,通过这些,面试官可以充分判断你是否拥有良好的分析能力。当然,所选的事例要精准,切合你所写选的题材、人物、场合。

新媒体写作需要垂直,比如你写的是职场领域,你拿妈妈教育孩子来举例,这就不太合适。

如果你的文章呈现的是沟通技巧,就要选择沟通场合下的例子。比如,沟通时如何说话精准,而不是举和家人沟通的例子。

读者通过独特的精准事例感受到真实的场景,当然也验证了方法真实、有效。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类比让读者形象地体会。

类比是用读者熟悉的事物来解释他们不熟悉的事物。人们熟悉经常见到的事物,我们用类比把二者的共同点展现出来,可以在他们脑海中形成立体的链接,让他们恍然大悟。

比如某品牌酒的广告是这样写的:好酒和好医生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能延续你的生命。

要想让读者觉得内容有理有据,我们写了观点,不仅要提及为什么,还要展示如何得到这样的观点。正如作者布兰登·罗伊尔在书中的观点,在写作用语上,不要只说“是什么”,还要说“为什么”。提及“为什么”,即为写作提供了支撑,又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缘由。

02.让你的文章更简洁

一打开手机,各种各样的文章扑面而来,早已让读者产生了阅读疲劳。要想脱颖而出,让读者喜欢,就要简洁地呈现出对读者有用的内容,吸引他们不由自主地读下去。

首先,多用简单的词语。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词语也是多种多样的,一种意思可以用多个词语表示。比如说伤心,我们可以说难过、低落、高兴不起来、没有精神等等。

写作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们要使用词语含义单一、准确的词代替含义宽泛的词语。

比如,我们写一个人的品质时,可以用坚强代替优秀。坚强代表的品质很多,不怕困难,屡败屡战可以叫做坚强;在遭受了巨大痛苦后,还仍然选择继续,也可以称为坚强。

一个坚强,所代表的含义太宽泛,而优秀则相对于具体一点。

其次,要减少不必要的自指。

表达某个观点之前,有的人会加入“我相信,我认为,在我看来”等等这些限定词,这就是自指。

文章本就是作者而写,通篇都是你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在说明某一个具体观点时,加上这些不必要的自指。

比如这句,尽管我不是专家,但我不觉得言论自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拥挤的电影院大喊“着火了”,却不受指责。

在这句话中,“尽管我不是专家,我不觉得”这两个短语都多余。因为你是不是专家,读者自然会从你所表达的内容里面判断。并且,整个文章都是作者的观点,没有必要把这些特意说出来。

第三,不要过多地使用限定词。

限定词是对中心词语进行限定修饰,表示程度、数量、范围等。比如,我今天有一点开心,句中的“一点”,就是对开心程度的修饰。

偶尔使用限定词会让读者觉得用词严谨,但过多使用这些词语则会让他们觉得你犹豫,观点不清晰。

比如,“这次相当严重的泄密或许可能动摇情报界的根本基础。”句中的“相当严重,或许可能”两个短语就是过多限定。听起来是觉得作者观点严谨,避免出现错误,但是这样子会让读者疑惑:到底是动摇了基础呢?还是没有动摇?

在沟通中有一个规则,说话不能说太满。也就是说,说话时词语不要太绝对,要留有一定余地,防止听的人直接找毛病。但文字表达与口语表达不一样,如果限定词太多,读者还要停下来思考,判断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样的观点。读者愿意阅读,一般是勾起了某种情绪,处于感性的状态,一旦停下来进入理性状态,他们将很难再被打动。

用最少的词语传达最多的内容,这就为读者节省了大量时间。你为他们着想,读者自然被吸引而来。

03.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小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内容丰富多彩。而对于干货文来说,内容都差不多,想要多姿多彩,只能在表达方式上下功夫,让读者觉得与众不同。

比如,同样是解读一本书,杰出的写作者会使用多种解说方式,让内容特别吸引人。而一般的作者都是平铺直叙,就像机器人在写文章一样。读起来干巴巴没有感情,他们自然没有兴趣。

那么,句子的表达方式有什么样式呢?

首先,要长短句结合。

有人认为短句看起来太口语化,所以他们用了很多的长句。但新媒体写作一般是在手机上阅读,如果句子太长,则让读者理解起来费劲儿。

比如,领导力不论是在战场还是其他领域,如政治或商业能够通过榜样或指挥产生。

这个句子讲的是领导力产生的场合与方式,场合包括3个,方式也有2个,句子又长又复杂,容易造成读者理解困难。

我们可以把这个长句拆分成短句。

领导力能够通过榜样或智慧产生,也可以在战场或者是政治、商业领域产生。

当然,也不是说整篇都要用短句,而是长句和短句适当配合。既用长句让读者集中精神,也要用短句让他们轻松地阅读完整篇文章。

其次,多用不同的句式。

句式是指句子开头用什么样的词语或词组。

我们通常用名词或者代词来开头,但如果通篇都用这样子的方式,则会让读者产生阅读疲劳,并且给人一种小学生写作文的感觉。

我们可以用形容词来开头。

比如写某个人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我们通常会写作:XX聪明且富有同情心,有成为领导的品质。

这种方式大家都很熟悉,因为在小学经常使用。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把形容词放在开头:聪明且富有同情心,xx有成为领导者的品质。

这样感觉立马提升了一个档次。

我们还可以用不定式来开头。

当句子包含不确定的事件时,我们可以不把确定的事件放在开头。

比如说,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以想要的方式生活。

这个句子大家也经常见。

可以换成从句开头:要想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我们必须勤奋学习。

同一种意思,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出来,就会让读者觉得新颖,而这种新鲜感也会促使他们阅读完文章。

经常用一个句式来写作,我们自己会厌烦。创作需要保持激情,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将文字表示出来,也会增加我们的成就感。就好比用平常的食材做出大餐,那种兴奋感也会让我们觉得完成了一项创举,对写作更有热情。

一篇文章中的文字就像是千军万马,而作者就是那个指挥的人,如何让它们排列整齐、变化多端,从而让那个观看表演的人热血沸腾,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技巧,让文字以读者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月入过万全靠天赋?写作教练说:当然是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yi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