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作者: 良子张 | 来源:发表于2022-11-06 21:31 被阅读0次

被人们与孔子并称的亚圣孟子,他的重要节点又在哪里呢?是什么重要节点才让他和孔子相提并论?是否和孔子的遭遇差不多呢?

他也是一个落魄的贵族少年时期,孟母三迁和孟母断机就已经成了大家喜尔长谈的事情,这样一个故事让孟子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环境,青年的时候22岁在学院办学求学,而26岁就开始了迈向第一步开始归邹办学。在中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独自践行了43岁的时候,学官在63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母亲死了,所以回去守孝三年。而他的老年时期,则在周游列国,从65岁从骑到宋国,从68岁从宋到滕国,70岁的时候,从滕国到魏国,71岁的时候,从魏国到齐国,78岁的时候,从齐国返回自己的国家邹。这一趟周游列国给他的收获很多,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录用他,所以孟子的晚年就是一直在著书立说开馆授徒直到死亡。要不是因为他著书这些事情,我们一般的话记载肯定会没有这么深,他自己描写了他自己的经历著成了书。

这里面我认为有四个节点非常的重要,第一个节点就是孟母三迁,因为孟母三迁的后果就是给他带来了一个极好的环境,不仅旁边全都是读书人,离孔子的居住地也只不过有几百里,所谓距离近,血缘也近,并且他们两个一个在春秋,一个在战国,时间也近,这就造成了一个小后,他就有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领取天命的愿望。因为他和孔子的出身非常的相似,我相信他自己已经在这个时候就正好是因为孟母三迁给他带好的这个良好环境,让他领受了天命。所以这不仅能给他读书带来非常好的起点,还可以让她领受到天命,所以我认为这个节点非常重要。

第二个节点就是他已经在准备去出士了,这个节点也非常的重要,就是在43岁他就开始修齐治平,有了第一次的政治理想机会虽然没有推行成功,但是也为他之后的周游列国而打下基础,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节点。让他真正的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推行自己的王道。

而第三个节点也在周游列国,而这一次不是像他第一次那样,只是推到了自己的小家,也就是自己的国里面,而是开始到各国去推送自己的王道,那时候我认为他已经真正的领会到了,而不是像孔子那样恢复,周礼推行仁政,他们两个的时代所不同,春秋至少还是有理的,会把你当做一个名义上的,而战国时期,就是谁拳头大,根本就不管理,只要你有能力,不管你使用什么手段只要能赢,你就是成功的,你就会被录取,所以当时的儒家在这里面非常不好,而孟子好辩就是得站在这样一个不利的前提下,而就必须去好便第一个就是能及时的让很多君王知道他们的好处,并且能指出君王那一套的不行之处,而不像孔子一样还得委婉的来推出自己的正误,并且当时的儒学也是在百家争鸣中的一种,他也是需要继续发扬光大的,所以孟子在推行的时候辩论,我认为这个节点还是非常的重要,因为这也是孟子传到的一种方式,以及他推行仁政到各国的一个策略。

第四个节点就是最后晚年著书,刚刚在晚年著书我也有所提到过,就是因为他著书才能把他的传奇一生更好,更具体的留下给我们,让我们能体会到它的价值用一盒所在,这样的他的著书无疑是给我们后世最好的一个解剖他的机会(✪✪),并且也能把他的事迹给留了下来,所以说住书也就是对他的人生的总结,我认为这个节点是必须得有的。

那么说完这四个重要的节点,我认为孟子的一生还有很多重要的点,虽然没有这几个这么重要,但是也值得一提。

相关文章

  • 孟子

    孟子是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我们学习孟子是因为孟子的思想,在我们的青春期要有孟子。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

  • 孟子课程

    孟子课程对我的影响其实非常深。因为我很崇拜孟子的精神。就拿孟子的勇来说吧。孟子都有名扬天下,而且当孟子见到君王...

  • 却 之 不 恭

    (成语故事分享) 孟子有一个学生叫万章。是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随孟子,为孟子所喜爱。据《史记》记载,孟子晚年,经常...

  • 孟子之人性善

    求孟子的根本思想,则不可不明孟子的性善之旨。不明孟子性善,便是不知孟子,性善之说,应当深注意。 ...

  • 《孟子》感言集之159:孟子致为臣而归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对于孟子辞去官职返回家乡,齐王舍不得孟子走,希望孟子继续留下来...

  • 浩然正气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曰:“...

  • 性善论与性恶论

    1 孟子提出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在孟子《孟子.告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

  • 《鱼我所欲也》知识整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

  • 坏未来

    《孟子 * 梁惠王章句上》中记载,王问于孟子:“天下恶乎定?”孟子曰:“定于一。”王又问:“孰能一之?”孟子曰:“...

  • 孟子将朝王章(一)有一种拒绝叫做你不按对方套路出牌《孟子大义考》

    本章言孟子以道自重,不肯就齐宣王非礼之请。 一天,孟子准备起身去朝见齐宣王,恰巧齐宣王来召孟子觐见的使臣到了。孟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孟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tyi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