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美学的演绎
生态美学是后现代社会的新兴美学形态,在生态文明的时代语境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生态美学正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美学界,在中国则较晚,直到2000年之后,中国生态美学才开始自觉建构。
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生态美学理论的建构,相较于西方生态美学更加系统且繁盛。
中国生态美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是基于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演绎。
融合儒释道精神精髓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生态美学的重要概念。
一
“诗意的栖居”出自于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他所推崇的“家园意识”,不仅包含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而且蕴涵着更为本真的人的诗意栖居之意,是生态存在论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
海德格尔想表达的“诗意”等同于“思考、思想、情感”。
人,应该更需要有思想,会思考的栖居!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存的栖居!
他想要的“诗意地栖居”,应该是一种美好的、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是一个满足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前提下,更多的注重心理属性的空间。
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是诗性的智慧,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物我浑然一体”等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性智慧。
典型的农耕文明,使中国先民养成了“靠天吃饭”的心理,对自然有着天生的敬畏以及征服的期望。两种思想的交织,经过数代人的总结,最终形成了与自然和谐共生诗性智慧。
这种传统生态审美智慧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美学理念。生态美学是中国诗性智慧在现代文明时代的复活。
二
海德格尔反对把人主体化为世界的中心与主人,人不是存在者的主人,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是存在的邻居。
生态雕塑即是伴随着生态美学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类注重表现生态环境的雕塑。
生态雕塑的规划不能无视自然环境的存在而应与之和谐共生、不能无度消耗宝贵的资源而应考虑资源的永续利用。
它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和一个雕塑流派,更是一种在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层面生长出来的与生态理念发生共振的思想方式,体现了生态文化与雕塑艺术的共生、互融与共享。
雕塑的生态化设计成为雕塑发展的必然选择。
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的《7000 棵橡树》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雕塑案例。波伊斯种植橡树的行为不同于传统的雕塑,而采用的是生态方式。
生态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方式和手段,它体现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开放精神,体现了交流、共存的态度。
三
纵观中西,美学领域顺应社会潮流,进行相对应的拓展与转型是大势所趋。当人类社会面对某一危急之时,任何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生态美学则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审美互动,清醒而自觉地考察人类审美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严肃地反思和批判审美活动对于环境的破坏
大众普遍通过自己主观的好恶决定客观事物的美丑,过分强调审美愉悦的重要性,但往往忽略愉悦之后为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
例如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管理者与市民会形成自己的审美偏好,并对某一种或几种植物进行大规模的种植,导致植物物种的单一性,在区域内破坏了植物的多样性,如此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
基于此,第三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的主题围绕“生态美学”展开,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峰作为主策展人。
呼吁大众关注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认识到生态的保护不仅仅是控制污染气体的排放,垃圾分类,更应注重审美偏好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自身有着远为人类所不及的巨大活力与创造力,天才的艺术家无非是自然之子,其艺术创造活动无非是一个“代自然立言”的过程,无言的自然通过艺术家的“代言”活动而表达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与内在目的。
因此,在平遥国际雕塑节之中,我们要探讨的不仅仅是艺术活动,而是将艺术置于自然之下,将停留在口号中的环保观念注入雕塑艺术,充分调动与发挥雕塑艺术与公众的互动作用。寻求艺术对于自然的“代言”,为自然与人类搭建艺术的沟通桥梁,为自然发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