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前天看了一篇教练技术沟通师写的文章,受益匪浅!
她在文中举例推演了同一种情况下,采取两种应对方式所导致的结果差异。
她说在老公出差的过程中,家里空掉坏了,她打电话问老公是等他回来修还是找师傅修?老公回复说这不是小菜一碟嘛,不用找师傅了,他过两天回来修。
老公过两天果然回家了,放下行李就开始修空调,结果捣鼓了半天,热得满头大汗还没修好。
老公就气呼呼地抱怨:我在家的时候空调还好好的,我一走空调就坏了,肯定是你用完没拔电源,我早就说了不要把插销一直插在上面……
她说她本能地想发火,但是又一想如果受过沟通训练的她还要对老公发火,这几年不是白学了吗?再说自己一旦发火两人肯定会陷入无尽的争吵之中,甚至会把陈芝麻烂谷子全翻出来,伤害感情不值当。不就为了一个破空调嘛,至于吗?
显然,老公是觉得自己放下大话却没修好,在老婆面前没面子,想通过发火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啊。并非真的想对自己发火。
想明白之后,她立刻笑着调侃老公,说:你又不是蓝翔技校毕业的,修不好很正常,你要是啥都能修好,我要以为自己是不是嫁了个蜘蛛侠,哈哈!你先放下去洗个澡,我来打电话给修理师傅,专业的事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干。你要都干了人家师傅岂不没饭吃了?
她老公听了她的话,像个泄了气的气球瞬间软了下来。于是又亲又抱的,好不开心!
但是,试想如果在那一刻她没有控制住自己,而是火爆反击:没本事修不好,还把气撒到老婆身上,算什么男人!我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叫师傅来修,你偏要逞能说自己能修,要不是你说你能修我早就请师傅搞定了!……接下来可以想像的到,互相埋怨得有多厉害!
这段场景像极了我们平常人的夫妻生活,我是深有体会啊!
还记得有一次从老家回来,当时很晚了,附近的餐馆都打烊了。但是肚子很饿,老公说他来下面条,我说好吧,就去拾掇从家里带来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老公突然大声叹气说,我简直笨死了,下个面都做不好!
我跑进厨房一看,原来他把仅有的一把面条撒的地上到处都是!我本能的想责备,但是一想到大家都很累了,况且他平时懒汉一个,家务都是我大包大拦,今天能主动分担已经很不错了。我要是指责他会更难过!未免显得我太落井下石了。而且以后他主动做家务的积极性也会降低。
于是我安慰他说,没事的,你平常也不常做,手生正常的。你还记得咱俩认识以后,我做的第一次菜吗?当时咸的不能吃,我还怪那次买的盐太咸。后来多做多练,做出来的菜不也很棒了吗?
我知道这时他原本就会为自己的无能愤怒,要是加上我的指责,会让他更气馁。说不定火上浇油两人大吵一架。何必呢?
看到教练技术沟通师的分析,暗自庆幸我做对了!放弃暴力沟通,其实受益者第一个就是自己。
之所以强烈建议大家放弃暴力沟通,还有一个原因:我就是暴力沟通下的受害者,有着多年挥之不去的阴影!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们不是圣人,谁都有无法控制情绪的时候啊。
对,正因为有了喜怒哀乐,我们才是高级动物。但高级动物比一般动物之所以高级,是因为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会任由内心的野兽迸发出洪荒之力!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父母前一分钟对孩子无比宠溺,后一分钟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对孩子暴力相向。然后无辜的孩子承受着你带给他的暴力,无尽的恐慌......
事实证明,父母没有以稳定的情绪对待孩子,孩子长大多半都会缺乏安全感,这种恐慌甚至会伴随他一生。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在奶奶家玩,听到妈妈叫我就要立刻回家去,否则到家等待我的就是一顿狠骂或者一顿暴揍。导致我出来多年,潜意识里还会突然出现“回家晚了要挨揍“的恍惚感,导致玩的时候都不能尽兴;甚至偶尔午夜梦回还能听到妈妈大声的呼唤我,然后神经一紧赶紧辩查自己到底身处哪个环境,直到确认自己早已离开父母一个人生活之后,才会放松下来。
结婚多年,我经常在一次次惊醒之后感慨万千,告诉老公我很感谢他,因为他让我彻底告别了那种恐慌,让我好心安。每当这时老公都会拍拍我说,傻孩子,小时候怎么不喊我去救你呀?!哎呦喂~
现在想来,母亲经常以暴力的方式对我,究其原因并不是我每次都做错事,或者不听话。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她对家庭的付出感让她觉得委屈,想要发泄。她很圣母心,对于老公孩子所有的事都大包大揽,但又不是心甘情愿。经常一边做一边抱怨。指责老公的同时,也连带着无辜的孩子。
所以当我偶尔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歇斯底里,晚上听到她在梦里惊恐的哭的时候,我是自责的!我告诉自己不要再让孩子因为我的暴力而感到害怕。我知道那种浑身战栗的感觉有多不好受!
有时女儿看动画片,看着看着突然跑过来问我:妈妈,你叫我了吗?我说没有啊。她说我明明听到你叫我了啊。就知道自己给孩子的潜意识里留下了怎样的影响。我好希望她不要成为第二个我。所以我在不断检讨自己,要管住内心那头猛兽。
我们或多或少会被原生家庭影响到,甚至讨厌那种不好,但是长大后却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我深深明白,只有让自己从那种“沿袭的暴力”之中蜕变出来,才不会给孩子“沿袭不安、沿袭暴力”的机会。
所以现在我尽量控制自己,如果想发火就过1分钟再发,如果过了这1分钟还想发火就说明自己调节情绪的能力太差了,应该惩罚自己一下。如果过了一分钟没有发火,那么就奖励自己一下。
人的天性都是喜欢“爽”“开心”“轻松”,而不是“压抑”“痛苦”。所以如果想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始终以稳定的情绪面对孩子的话,我们不得不适时奖励一下自己内在的小孩。犯了错,也要适当惩罚一下。久而久之,我们的潜意识就会不由自主的“趋利避害”,提醒我们不该对孩子实行暴力。孩子也就会免于暴力之伤。
总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放弃暴力沟通。因为从我们自己改变的那一瞬间起,我们周遭的世界都会变得更美好!
(哎呦,突然发现好浓的鸡汤味儿哦。像极了《奇葩说》里的陈铭,大家总是说他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哈哈~不过希望各位读者能越来越幸福是我的真实心情啦)
李娟:陕西安康人,现居江苏昆山。左手书香,右手铜臭。你是与我同频的那个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