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喜欢跟舅舅在一起生活,喜欢跟她的黑人邻居一起玩儿。她说,在舅舅还不知道她很聪明的时候,他就接受她了。她的内心很明白,她的外祖母是因为发现她聪明了,才会争抢她。
电影还在继续,很波折。因为各种原因,弗兰克和伊芙琳不得不同时放弃玛丽的抚养权。弗兰克很矛盾,他既担心会耽误了玛丽的成长,又舍不得跟玛丽分开,可是现实原因逼得他又不得不放手。他去看了寄样家庭,那对男女滔滔不绝地给弗兰克讲着会如何对待玛丽,弗兰克认真地听着,最后他只问了一个问题,可以养猫吗?当得到了肯定回答之后,他松口了。因为他舍不得玛丽太孤单,他要确认玛丽在寄养家庭里能快乐,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那只玛丽喜欢的独眼猫陪伴着她。
玛丽很生气,因为弗兰克曾经答应过不会送她走,她哭着大声喊,就像无数个普通小孩子那样,通过哭喊来表达她的伤心和无助。玛丽站在屋内,使劲儿地拍着门上的玻璃门,泪眼婆娑地大声喊着弗兰克,可是,弗兰克最后还是伤心地离开了。
弗兰克变得颓废,变得很不开心,他甚至开始迁怒玛丽曾经的小学老师,如果不是她告诉校长玛丽的天赋,如果不是校长找到了伊芙琳,那么也许玛丽不会被送走。
弗兰克带着礼物去寄养家庭看玛丽,被收养玛丽的人告知,玛丽很生气,不愿意见他,交涉无果,他只得失望地离开了。看到这里的时候,忍不住想,小玛丽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
事情迎来了转机,玛丽的小学老师偶然看见了玛丽的独眼猫照片被贴在墙上,内容大致是让人领养之类的。她拍了照片给弗兰克,弗兰克急匆匆地赶到了独眼猫待的地方。在得知主人家对猫过敏的回答之后,弗兰克瞬间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伊芙琳搞得鬼。
他非常生气,冲到了寄养家庭那里,看到了小小的玛丽被伊芙琳和另外两个人围着,坐在桌子旁演算着,他把一个本子扔到了桌子上,抱着玛丽走了出去。
原来玛丽的妈妈自杀之前已经把一个很难的数学问题解答出来了,她一直没有告诉伊芙琳,甚至是叮嘱等到伊芙琳死了之后,这个答案才能被公布出来。伊芙琳听到的那一刻,吃惊,不敢相信,哭得伤心极了。看到这里,有点儿小解气。不知道伊芙琳那个时候是不是有一点儿后悔,后悔曾经对玛丽妈妈的霸道与独断。
最后,当然是圆满结局了。
玛丽哭了一通,弗兰克道歉了一通,伊芙琳思想斗争了一通。玛丽原谅了弗兰克,伊芙琳和弗兰克达成了意见,玛丽妈妈的解题答案换回了玛丽的抚养权。弗兰克和玛丽又生活在了一起。
玛丽一边去成人特殊学校跟着大学生们一起学习知识,一边放学了回到小学生的学校,跟同龄人一起玩耍做游戏,做一个普通快乐的孩子。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弗兰克对玛丽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一点一滴地渗透在生活在每个细节中。他不会打着为了她好而强迫她去做什么,也不会他觉得不好就去强迫她不去做什么。他们的相处,是亲人,是朋友,是伙伴儿,彼此尊重,彼此依靠,彼此理解。都说天才是孤独的,我想玛丽肯定从来都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伊芙琳也是这样对她的女儿,那么那个同样有着天赋的少女应该也会快乐地活着吧。
网友评论